在天虞山隐居一十三载,每年山居士带元夕下山几次,都是与巴州的负责人打探消息。
十三年前,带着小元夕来到凉州的霍弃疾曾见过西凉王。
以他的身份,西凉王未必愿意见他,当时他的拜帖是用的他父亲的名号,霍星纬。
当初他离开豫州的时候,他父亲已经写好了一封书信,作为引荐信。
国师霍星纬的笔墨,天下八王可是都识得的。
西凉王府上还收藏着一幅国师的丹书真迹,那是他好不容易才求来的。
秘密见到了西凉王之后,二人详谈两个时辰之后,霍弃疾带着小元夕离开了西凉城。
半年后,西凉王以扶持逍遥王司马正德上位的名义起事。
仔细看着这些信息,霍弃疾对当下凉州局势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西凉王起事后,并未起兵东征,不过是派兵压境巴州,要知道,凉州北部还有一个诺大的雍州,根本不是凉州所能撼动的。
当西凉王宣布起事之后,吐蕃那边几个部落头领便有人秘密联系西凉王,声称若西凉铁骑能助其一统吐蕃,他们便派兵助西凉王东征。
吐蕃地处高原地带,地广人稀,与雍州北部的匈奴王朝类似,吐蕃人多以放牧为生,靠着大草原生活。
当时吐蕃共有四大部落,苏毗、象雄、樊尼以及拉鲁。
几大部落之间相互争抢地盘,纷争不断,而到了冬季,他们又联合起来骚扰凉、雍二州边界,抢夺粮食等过冬物资。
如果不是凉、雍二州的镇守,这些统一之后的部落游民早就攻到大晋王朝中原地带去了。最令人可气的就是他们只抢,抢完就跑。
经过凉州与雍州多年的努力,吐蕃与匈奴才被抗拒在大晋版图之外。
相峙几十年之后,随着大晋与吐蕃、匈奴的关系缓和,西凉与雍州开始允许本州人士与吐蕃和匈奴经商与通婚。
中原物资开始流入吐蕃与匈奴,是以交换的方式,而非抢夺的方式。
吐蕃王过世之后,四大部落便各自为政,每个部落的首领都想当吐蕃王。
在草原上,谁的拳头硬,谁便是头头,这就是草原上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