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来,事情就变得好办多了。
符贤以非常低调的姿态向北缓慢游弋,与此同时,他也派出相关斥候报知给齐大人,就说,自己已经待命在此,可以随时听候调遣。
估计,也就两三天的时间,此讯便可送达上听。
符贤的离开,在胶东并没有掀起太大波澜,但是,却引起了朝堂上的殷俊的警觉。
他在得悉了此讯后立即勃然大怒:如此好的帮手,居然把人家给撵走了?这,这不是自废武功吗?
蠢货!
怒归怒,事情还得处置。
胶东半岛乃是水陆枢纽,绝不能有半点闪失,一旦被敌军打开了缺口,他们就可以走陆路直逼京城。那时,我江山社稷可就面临大危机了。
单靠朝廷军驻防,似乎并不怎么靠谱,必须得加点辅助才行。
由此可见,对于朝廷军,殷俊并不看好。
他们这些人几斤几两,他心里就跟那明镜似的。
幸运的是,漠北军于此际伸出了意外援手,竟然派大将洪涛前来驰援。
“戚景果然是大仁大义,于大事上不拘小节,虽然,他之前受了点委屈,但于关键时刻,仍是心系国家、心系民族。”
“不行,我得亲往前线展开督军,以防洪涛再被那些人给气走了。”
定下了计划后,殷俊便带上一封信函连夜进宫,准备安排自己走之后的事情。
文华殿这边自不必说,安排得绝对事无巨细。
轻重缓急,皆有叮嘱。
就当下而言,大奉朝的布政和施政已入正轨,基本上不存在所谓的拦路虎了。只要一切按部就班,规矩做事,就捅不出大篓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