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者,乃是国之主宰,地位高高在上,如此最高的权威,怎么可以低头认错呢?
通过换位思考,齐誉很快就想通了其中逻辑。
倘若,李宏裕公开认错的话,其‘神的形象’就会受到严重挑战。甚至,还会因此跌落神坛。
那样一来,他的权威性就会受到严重挑战。
此乃帝王之术,并不难理解。
但,这正是弊政的核心,同时也是历史进程上的主要绊脚石。
不把帝王给拉下神坛,社会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而齐誉,就想做这个打破石头的蛋。
即使砸不碎痼疾,也要用自己的破碎激起醒耳响声以惊醒世人。
不过,这事宜缓不宜急,循序渐进的引导才是上策。
要知道,苏琉的洗脑式教育,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搬回来。
想到此,齐誉改变了原定策略,由说之以理变成了循循善诱。
于是,他便主动给李宏裕找了个台阶下:“关于战事上得失,陛下不妨慢慢思考,确实没有必要武断盖棺、妄下定论。”
说罢了后,他又转了个话题道:“不知,陛下在被囚期间,可有什么心得感悟?”
心得感悟?
别说,还真有那么一点。
李宏裕幽幽一叹,道:“在被囚期间,朕先后尝试过拉磨以及种田,其中之辛苦,可谓是刻骨铭心。通过这事不难看出,大奉底层的老百姓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他们只有劳苦耕耘,与天地争命,才有可能博取到赖以生存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