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8K看书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494章 货币之论

第494章 货币之论(3 / 4)

“无妨无妨,待爹爹解释给你听。”

齐誉笑了笑,开始介绍道:“我提到的这两种裨益,于进程上有先有后,在这里,我就重点讲讲关于兑率这一块吧。”

对于新知识,小彤很感兴趣,尤其是,可以垂听父亲的谆谆教诲,简直就是一种羡煞旁人的幸福。

故而,她听得很专心、很投入。

齐誉也尽量采取了一种通熟易懂的方式进行阐述,以方便她的理解。

只听他道:“众所周知,我华夏的流通货币乃是三种珍贵金属,依次为金、银、铜。然而,由于币种上的这种不一致,继而产生了兑换方面的诸多问题。举个例子来说,黄金因其额度太大,不方便直接流通,人们通常会把它们兑换成相应的白银进行交易。白银兑换铜钱也是同理,只是价值上高低不同罢了。”

“可令人担忧的是,这三种货币的之间的兑率并不稳定,时有浮动。就拿黄金兑换白银来说,有时是二十五倍,有时却是三十多倍,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定数。白银和铜钱的兑换也是如此,每一年都有新的变化。然而,这种现象就给一些不良奸商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兑率上的差价大发横财,继而从中渔利。”

齐誉寥寥数语,就很尖锐地指出了兑率上的问题所在。

此乃金属币的硬伤,古今皆无法避免。

是吗?

是的!

就以北宋时为例,在其银价高的时候,一两银可兑一千三百多枚铜钱,而在银价低的时候,却只可以兑到八百文左右,有时甚至还会更低。可以想象,这种不稳定,会对于国计民生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此外,还有一种更为可怕情况,那就是在大宗海贸的影响下,由于过度流入或者是流出而造成的单一金属的钱荒。

这也是有的。

就比如说清朝,有段时间的铜荒相当严重,这不仅给官府的财政带来了麻烦,还给百姓的日常造成了冲击了,大损当时的经济。最后没办法,清政府只得向外洋人发出求助,以采买他们国家的精铜缓解燃眉之急。

以上这些,全是由货币问题而酿成的恶果,其警示作用,一点都不在战争之下。

小彤于大致上表示认同,但于个别地方却是不予认可:“爹爹,即使有那么一两个奸商从兑率中牟利,这也影响不了琼州的大局呀!你拿他们说事,是不是有点小题大作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权色人生 穿越成皇 我真是大昏君 封侯 韦浩李丽质 明朝小公爷 三国第一霸主 柯南之拒绝告白 穿越火线之最强佣兵 大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