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才是举的角度上考量,武举选拔确是好事,然而,齐誉总觉得多多少少有些鸡肋感。
在这个火器逐渐盛行的年代,传统的大刀片子还有那么好使吗?
虽说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但,任你菜刀再利,也抵不过那枪子一枚。两者孰高孰低,用脚趾头都能想象得到。
可见,武举于时下确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又有些可惜。
不过,反过来一想,齐誉又感觉变释然了。
万一,是说万一,民间真的存在像童延火那等高手,不选拔出来不就是埋没了吗?
嗯,也有道理。
总的来说,开设武举似有必要,又似没有必要,感觉颇为矛盾。
怀着这个矛盾,齐誉在回到省府衙门后的第一时间就找来了布政使庾海,与他当年讨论此事。
说来也真是巧了,人家庾大人刚好得到此讯。
朝廷礼部已经发来了相关公文,而主题,就是开设武举。
庾海捋了捋须,率先问道:“齐大人,您对此事有何看法?”
齐誉分析道:“不用想,此事必定是来自于兵部的献谏以及礼部的玉成,否则,绝不可能无端无故突开武举。”
一顿,他又补充说道:“文武科举的同时双开,可以极大程度上彰显出吾皇的文治武功,也就是说,兵部的这个献谏正中圣天子下怀,所以才能如此顺畅地下达到地方。”
暗意为,这事可能是来自于的皇帝授意与默许。
要不然,绝不可能说来就开,事先连点征兆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