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艘挂着号旗的渔船,见到呼延庚的官船,就过来盘问。
呼延庚亮明身份,渔船上打头的正是童猛,他便跳上呼延庚的坐船来,向呼延庚报告近日的一些情状。
李俊等人跟着呼延庚回到沧州,便开始招揽渔民,一面用现有的船只在黄河打渔,另一面打造海船,准备出海。
呼延庚下了船,先安排人送朱王妃去与郓王相见,随后到沧州府衙,让家属自去安顿,自己召集诸将议事。
邱穆陵仲廉先大体上汇报了军队的状况,而行知州张彦橘则禀报了沧州境内的恢复情况。
沧州被金兵祸害得不多,周围逃难的人也没有多少,像柴进这样的豪强所受损失也不大。
若是张彦橘想做一个太平知州倒是容易,按照鱼鳞册上的田地数字让小吏去征税,有时间就和土豪吟诗作对吃吃喝喝。先现在恰恰做不了太平知州。
“柴进等豪绅不配合,夏税先按往常的惯例收取,把精力放在打渔上。”呼延庚把目光转向李俊,“每月百万斤渔获,什么时间可以做到?”
“如果造船顺利,下个月便可出海打渔,大海鱼产丰富,百万斤区区事也。”
这时,张横上前一步:“末将想举荐一个人,最善造船。”
“什么人啊?”
“此人是真州人士,最善造船驾船,十来岁时便为官府征发,打造运送花石纲的船只,因人生得英俊,被监工调戏,此人便杀了监工,投奔绿林,现在已经有十年了吧。”
“此人叫什么名字?”
“孟康,人称玉幡杆。”
啊!呼延庚心想,施耐庵在写《水浒传》的时候,一定已经找到了一本张横的传记,然后把传记里的人物全写了,这样梁山里的水军张横全认识。
“好,速速将他请来。”
求月票、收藏、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