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伯爵,乃是男子受封的爵位。自古以来,还没有过先例说是女子能受赏这些爵位。
所以圣人闻言也是一愣。
殿下群臣,此刻更是私下交头接耳,议论不止。
圣人身边的内侍总管太监看圣人眼色唤了声“肃静”后,便听圣人问何氏道:“可是,自古以来女子受封,都是郡主县主,爱卿为何要求封一个男子的爵位”
何氏也自有自己的说辞。
“回禀圣上。”何氏说,“臣今年二十有八,如今卸了甲,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不敢瞒圣人,臣家中再无兄弟,所以,臣意欲自立门户,日后诞下的子嗣,自然希望他们能够承袭爵位。郡主县主固然好,但却不能世袭。若不能世袭,又如何兑现父兄诺言,光耀门楣呢”
有几个年纪大的臣子立马站出来反对,说是没有这样的先例,圣人不该开这个先河。
但太子给他身后的郑家大郎使了一个眼色,郑大郎手捧着朝笏走出来说:“若何将军打算立女户,日后招赘的话,臣以为,未尝不可。”
又说:“戍北众将中,属何将军所立下的军功最多。既然其他几位将军能封侯爵、伯爵,何家也该得此封赏。如今虽是何将军一女流受赏侯伯爵位,但日后继承的,必还是何家所出男子。如此看,倒也不算稀奇。”
太子的人把何家摸了个底朝天,秦王那边虽然慢了太子几日,但如今也是摸清了这位女将军底细的。
所以,既知道东宫良娣其实乃为何姓,是女将军之侄女,秦王府明知笼络不到何氏,自然尽力打压。
朝堂上,自是有一番唇枪舌战。
徐国公如今立场还不明确,他既有女在东宫,又有女在秦王府。所以,在秦王府和东宫的争夺中,他如今持的是中立态度。
但在对待何氏这件事上,徐国公却是坚定不移站在秦王府一边的。
若让何氏得势,凭此女的性情和手腕,日后必然不会让徐家有清静日子过。
所以,徐国公也请奏,说无祖制无先例,惯不好开这个先河。
本来其他臣子争吵,何氏是一句话未说的。但徐国公一开口,何氏便立即回击道:“徐国公,你难道就是这么对待救命恩人的家人的吗”
何氏此话一出,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徐国公面上僵笑问:“何将军,你我素昧平生,将军何出此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