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撇去这些都不谈,温向平对于查世良这位祖师爷,心底是抱有百分崇敬的。查世良今年已经五十大几,这些年陆陆续续出版的作品温向平也一一买回来看过,再加上查世良还未出版但后世已见的作品,比之昨日又上数层楼。从资历到实力,查世良都超出温向平不止,叫温向平心悦诚服。
余老叹了口气,苦笑道,
“明年年初有个作家交流会,届时,内地的、港省、琉省,甚至国外的作家都会汇聚一堂,真的是人才济济,群英咸集,可惜我们内地的作家在小说这方面确实有所缺失,灵感跟不上喽――”
余老这话并不是否定内地作家的水准,“正路子小说”写的好的作家不在少数,只是感慨在高压的思想禁锢下逐渐失了灵性,又正好撞上港省百年一出的查世良,撞上了前所未有的新思想,这才落了下风。
输给自家人倒是不打紧,还能推着人进步,输给外来国的作家到底跌份。有一个天马行空又底蕴深厚的温知秋在,也算是多了一张底牌。
余老自嘲笑笑,又道,
“知秋也不必多想,我和张老都是宁缺毋滥的人,正如我刚才所言,你有实力,还有心性,只要你愿意,迟早能进作协,我两不过是推了一把而已。”
温向平垂眸斟酌了片刻,颔首应到,
“那就多谢余老和张老为我引荐了。”
在得知温向平即将入作协的消息后,饶是向来沉稳的罗家和也忍不住眉开眼笑,
“这下可就成公认的大作家,再也不用担心别人揪着资历说事了。”
温向平摇头失笑,
“到底是趁了便宜,要不是明年有个交流会,只怕我还得等个五六七八年才行。”
罗家和“欸”了一声,
“你这就妄自菲薄了,别说沽市,数一数,除了港省今年新传进来的查老,除了几位德高望重,成名数十年的老作家,整个内地,谁的作品能像你的一样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这至少证明,你的实力绝对是凌然大部分人之上的。”
温向平将批阅完的蜀山别传手稿还给罗家和,笑道,
“瑜新和阿昀两个孩子,实力也是有的。”
罗家和笑呵呵的接过来,
“能得你这一句,两个孩子能高兴好久,比得到我的肯定都高兴。”
说到后来又不由得带上了一点酸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