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民杂志呢”
闻言,罗家和眉眼间掠过一丝暗色,
“人民杂志门槛太高了,咱们那几个作者还没到让人花大笔违约金也要把人挖过去的地步。”
或者说,温知秋也还没到让人民杂志宁肯多出十个人的违约费也要挖走的地步。
温向平眉目间微敛,眼中闪过了然之色。
但其实不只是人民杂志,不少杂志一听温知秋要带着这么多人一起跳槽的意思就纷纷打了退堂鼓。
又或者说,只有新周刊是同意同时将他们招走的。
温向平最终选择了新周刊。
不仅因为只有新周刊愿意同时挖走他们十来个人,还是因为新周刊的态度是众多杂志中最诚恳的。
因为新周刊的社长亲自来和温知秋接洽了。
新周刊的现任社长罗家和倒也认识,姓许,叫许城阳,家里有个大姑娘,已经嫁人了,还有个人到中年才生的小儿子,跟罗家和的儿子罗瑜新是同班同学,平时关系处的也不错。
许城阳年纪在四十出头,一副儒雅模样,条件给的也很是丰厚,
“罗副编一进来可以继续做副编,温作家给签一等作家,其它的作家我能三等签约的条件,违约金我们全付。”
新周刊的主编虽然只有一个,但副编却有三四个,何况罗家和的能力许城阳也是见过的。这个副编的位置给的不屈。
至于温知秋的一等签约
罗家和心中苦笑,只怕许城阳是从两个孩子那儿起就盯上蜀山了。
温知秋起初还对这么丰厚的条件心存警惕,在听了罗家和的解释后也就心里有了个谱。
在确认了众位作家的意愿之后,温向平等人便一起签了新周刊的合约。
而至于违约金及跟红星之间的撕扯之事,许城阳派了专人负责,自然不用温向平再操心。
红星杂志那边如何鸡飞狗跳温向平没有再去操过心。因为在一正式成为新周刊的签约作家后,许城阳就当着罗家和的面批评了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