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温向平,苏玉秀和苏承祖夫妇一出门都要被拉着打听温向平平时学多久、学什么,连甜宝和朝阳两个孩子也要被大人们塞糖问他们爸爸是怎么学习的。
苏家起初还能自豪的乐呵呵回应,到后来却是看着就躲,只恨不得每天不出门,也不开门让人进来。
换谁,谁被这样问上七八天还能不躲哪。
江河清家虽然不比苏家热闹,但每日访客也是不少,江慎之不胜其烦,就带着弟弟们躲了出去,顺带把被围困在大人之间的温朝阳兄妹解救出来,一起躲去山上打鸟割猪草。
小孩子躲了清闲,大人们却没法儿躲,都是邻里邻居乡里乡亲的,跟这家说了却不跟那家说,面子上也不好看。
好在进了七月份,地里又开始忙活起来,也看着被他们打扰了这么多天,苏家一家眼见着都清减了几分感到过意不去,两家的人流量这才下去。
只是村里有关温向平的讨论热度却还没下去,但比起之前上哪儿都要被人拉着说话的状态已经是强了不少,温向平也就满足了。
七月份,等温向平的录取通知书回来,宋恒和齐弘阳两个大学生也放了暑假回村里来了。
一进村,就从旁人口中听见温向平考了五百多分的消息,齐弘阳顿时神色晦涩难辨,宋恒却是惊叹不已,放下东西就兴冲冲的去了苏家。
随着卫华组建特战小分队,并一路做到大惠山独立团团长,故事重心也逐渐从卫华卓越的军事才能偏移向由卫华率领的整个独立团浴血奋战上头来。这一下,之前沽市关注叫嚷着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说法云云自然也就不攻而破。
当然,之前也没有几个人把沽市关注的话当真。这还得益于在卫华每次执行任务时,温向平都给安排了独立团或更上级的支援和鼓励,不然就冲着对卫华的大笔描写和略微神化,大惠山早就被明令禁止了。
或许,连刊上红星杂志的机会也不会有。
之前说了,罗家和一连寄来两封信,头一封信是帮助温向平填报志愿的,第二封则是为了告诉温向平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六月六号当天,人民杂志公开点名评论大惠山
随着罗家和的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本最新刊的人民杂志。
温向平翻阅了目录,果然见到了试评大惠山的字样。
而这篇评论,正是人民杂志的副编辑――陆胜恩陆副编亲手撰写的。
陆胜恩今年五十有余,一手文章写的极有章法,不输大家;审阅文章,眼光也是十分毒辣,书评向来直指要害,无一赘述,在业界内素有名声数十年。只可惜近年来不怎么公开发表东西了。
虽然名头只是个副编,但也是业界龙头人民杂志的副编,资历本事样样不缺,当得上一句德高望重,谁见到都要恭恭敬敬喊一声陆副编的。况且人家的主编也是快要退休的年纪,倒时等主编一退,这位置,陆胜恩还不是十拿九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