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占据了封面三分之二的封面图上一左一右分成两边,却印着同一个青年的画像。
左边的青年穿着一身五六十年前的立领制服,头戴一顶有檐帽,歪着头叼着草,一双眼桀骜不驯的看向纸面外,一看就是个吊儿郎当的二世祖。
右边,虽然还是同一张脸,青年的表情却截然不同。只见青年身着一身笔挺的军装,面容严肃而坚定,任谁看一眼也要忍不住赞一声“军人模样”。
青年微拧的眉头仿佛是在揭示青年不平静的内心。一双眼再不复左边的玩世不恭,而是带着无比的坚毅和难掩的痛惜紧紧凝视着纸外,仿佛透过虚空,看见了被炮火炸弹伤害的千疮百孔的山河,又仿佛看见了在侵略者手下惨死哀嚎的血肉同胞,看见了硝烟久久不散的残垣断壁,又仿佛看见了无数血战沙场死守国土的战士身上被血浸透的军装。
深邃无底的目光让与他虽仅有一纸之隔,但有无尽时空之远的人都忍不住为之揪心。
他是谁
每一个看见封面上判若两人的青年的读者,都忍不住这样问。
连环画虽然又把纽扣好好炒了一把冷饭,但到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因此热度也并没能持续太久。
等连环画引起的轰动也逐渐消退后,杨主编终于坐不住了。
“小罗啊,这都过去两三个月了,温作家怎么还没新作品出来。”
杨主编把罗家和叫到了办公室。
说到底,红星杂志虽然也是国内排的上名的大杂志,可跟其它杂志相比,并没有什么独具特色的优势。
是――红星杂志一直以来都把“创新”“进步”“关注时事”的主题奉为圭臬不错,刊登的也都是发人省世的好文章,可业界的龙头老大――人民杂志也走的是这个路线。
而且人家的文章比红星的更创新、更先进,人手下作者整体的素质水平也要比红星的高出一截儿去,人家的画师不仅仅能给文章画插画,还能画有关时事的漫画――虽然在业界内不是独一份,却也做的是最好的了。
反观红星,手底下的作者虽然也不差,可一不是最好,二没有特点,与其它的几大杂志相比并没有过大的优势。唯一能说强于他人的,就是不断吸纳新人,也广泛接受全国各地的投稿。
更重要的是,只要作品优秀,无论是新手上路还是老马识途,红星杂志一视同仁给他一个大版面;作品越优秀,刊登的书页也越占优势。
可以说,正是因为红星的这一举措,温向平当初才会下定决心投稿红星的。
当然,是不是真的这么一视同仁也难说,毕竟在温知秋之前从来没有初出茅庐的作家能把作品刊登在首尾几页的。
不过温向平这篇也确实十分亮眼,红星杂志将其放在第一面一点都不亏,反而收获了可观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