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年头,考上大学不能说是唯一的出路,却也能称得上是最便捷、最有前途的出路。谁家要是能出个大学生,一家人都能挺胸抬头走在外头。何况等毕了业,国家还管给分配工作,这在多少人眼里都是个香饽饽啊。
这年头也没什么复习资料,不少人就翻出以前的高中课本看,有想报考外语的,就再捧着本主席语录的英文版自学。
温向平自然是要考文科的,考试项目中,语文和英语是不用愁的,政治和历史也在准备新作品的时候研究了不少,再加上本身广泛的知识面,也不算什么难题。
唯一要担心些的就是数学了,一份卷子一百分,一共只有九道大题,虽然听已经考过的人说题型并不多,但对于一个常年靠笔杆子吃饭,十几年没碰过数学的人来说也不容易。
温向平是打算报考沽市的大学的,到时候顺势就能带着一家人搬到那边去。虽然晋省没什么不好,但想到几年之后各大城市的发展,还是沽市要更胜一筹。
何况温向平还打算着等将来温朝阳和甜宝上小学的时候,让他们直接进沽市的学校去。
毕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沽市的教育资源都要更丰富,与外面的交流也更广阔更频繁,无论是对两个孩子的未来发展还是他们家的发展都是更有利的。
为了达到去沽市上大学的目标,温向平于是每日又抽了一到两个小时来复习高中数学。
虽然之前的蜀山因为涉及到封建迷信的因素没能刊登,但温向平写连载小说的心思却一直没有断绝。
毕竟童话只是短篇,不说从字数上逊色于长篇小说,按字数记的稿费多不到哪里去;就是引起的热度也持续不长。纽扣能撑上近两个月,已经是罗家和运作有方了。
山不转水转,既然仙侠类的小说不行,温向平就打起了写八年抗战的主意。
这个主题可以说是既贴合实际不过“度”,与封建迷信、投机倒把的思想彻底绝缘,同时也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但当下歌颂党带领人民千辛万苦、历尽艰险赶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文章书籍绝不算少,要想在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可就不仅仅是体裁新颖,故事跌宕起伏能做到的。
于是,温向平找了不少的红色书籍和历史书来看,其中详细介绍了从民国建立伊始到新中国解放的三十几年,时间脉络、大大小小的事件、哪些著名的或小众的英雄人物,从众多本书中也算是事无巨细的让温向平了解了个清楚。
这些书籍以摆理论现实和名人语录居多,多走的是写实的朴实风,算是很好的教材和资料。
虽然意料之中的,这一沓子书大多行文严谨严肃,但竟也有许多短篇非但不至于拗口,反倒朗朗易读,平仄押韵很是工整,倒教温向平吃了一惊。
看来自己一开始果然还是托大了。
温向平于是又买了不少期刊报纸来研究,发现其中也不乏有人画了形象生动的漫画,也有用老虎、狮子和豺狼打了比喻讲历史的。
不少的作品让温向平也津津有味的读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