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斯看着那年轻恣意的面孔,露出温和的笑容,“我知道。”
他和程佳宁的约会得往后推,因为阮文要跟着约翰·布朗去工厂购置机器。
约翰·布朗的农场里种的最多的就是棉花,从最开始的翻土到最后的采摘送到棉厂,十分成熟的农业种植线。
从播种机到采摘机,他的仓库里最不缺的就是机器。
“你们的棉花品种没有叶子?”阮文问完这个问题觉得自己有点傻,怎么可能没有叶子,没叶子怎么光合作用帮着棉花生长?
“叶子是有的,不过我们有催熟落叶剂。”农场主脸上透着微微的得意,“而且打包好的棉花送到工厂后也会再进行漂洗筛选,即便是有叶子在也都会被筛选出去。”
这并不算是什么麻烦事。
程佳宁听到这话忍不住看了眼阮文,“你不是之前还在棉厂工作吗,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她一时间嘴快,倒真不是为了嘲讽阮文,就是单纯的觉得奇怪而已。
阮文苦笑一声,“我们的是人工采摘,收棉花的时候十分严格,一般都没什么枯叶在里面。”
所以农业工业的落后不止一点点,阮文心情稍稍复杂了下,很快又跟农场主聊了起来。
布朗先生是个健谈的人,他很是热情的给阮文介绍自己购买机器的工厂。
工厂主也叫布朗,杰克·布朗是他的弟弟,早些年还只是一个工人而已,后来布朗先生挣了钱就支持兄弟把这个工厂买了下来,如今兄弟俩一个搞农业一个搞工业,分工十分的明确。
机器的价格并不算特别贵,阮文把这些机器全都打包买下,也才不到五十万美元。
只不过运输上就麻烦的多了。
太平洋上没结三尺厚的冰,阮文想要把几台机器运到国内,要么走空运要么走海运。
空运价格贵,海运时间长。
最终阮文选择了海运,时间再长也就是两个月而已,机器到达边疆正好是种棉花的时候,派上用场刚刚好。
至于那催熟落叶剂……
阮文打电话给周建明,想着让他帮忙联系大学实验室时才知道,国内竟然有这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