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估计这才是胡瓒最关心的。
文官最在意的是什么?
还是名声!
有人为了这两个字可以连性命都不要,为的就是想要名垂千古,在常人看来他们这是沽名钓誉,但赵宣可不这样想。
文人有骨气,才能成为民族的脊梁。
正是因为一辈辈人的“沽名钓誉”,才能够让后人有学习的榜样。
这在潜移默化中,可是能够改变整个民族骨气的事情!
“大人,这只是第一步!只要咱们据理力争,骂的声音越大,敌人越是小心翼翼,最好骂到京都去!让所有人知道您此时的立场!”
“皇上丢了怎么样?我一个文官,仨兵俩枣的怎么和锦衣卫斗?但我斗不过没关系,我不怕死!我为了皇上的安危不怕死!”
胡瓒听的心中突然涌出一股热血,脑海中突然出现文武百官敬拜的一幕。
这是多大的场面?
干了!
胡瓒一把捏住了拳头:“这帮死太监,该死!”
赵宣继续加柴:
“另外大人光说不做还不行,还要声势浩大,皇上丢了的消息咱不好说出去,但咱们可以大力的推进整个凤阳的治安啊,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大练兵,清除毒瘤,甚至把以前留守司的黑点也给趁机断端掉!”
“另外大人还需要往京都递条子告状,让所有人都知道您和留守司不和!”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赵宣拿起胡瓒的茶杯喝了一大口,他已经完全进入了自己的思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