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见周氏母子衣衫单薄,又命婆子找了两件旧衣裳,包了些吃食并十两碎银子,一并用一个素面缎子的包袱皮包了,交给那母子俩,道:“眼看着入冬了,这包袱里是两身衣裳和一些点心,还有几两碎银子,拿去御寒罢。”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十两银子于她不过举手之劳,对这对母子来说却可以救命。
周氏一怔,顿时红了眼眶,犹豫许久,看了一眼冻的脸色青紫的儿子,还是咬了咬牙接过包袱,郑重行了个大礼,“奶奶大恩大德,奴家没齿难忘,来日必报。”
那孩子也十分伶俐,闻言也扑通一声跪倒,纳头就拜,头磕得极响。
李纨忙止住了,又叫了个婆子雇了辆骡车,先带这母子俩去医馆看大夫,再送他们去牟尼院。
回到府里,李纨不及梳洗更衣,便先去给贾母与王夫人请安回话。
可巧王夫人正带着贾兰在贾母房中承奉,贾母听见丫头说李纨来了,忙叫进来。
丫头打起绣帘,李纨一进房便见王夫人坐在贾母下首说笑,忙上前请了安。
正坐在贾母身旁吃点心的贾兰顿时停住了,咬着指头瞅着李纨,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些时日贾兰都是王夫人在照料,祖孙俩愈发亲密,王夫人一刻也离不了他,每日除了宝玉便是问兰哥儿。
王夫人每日带了贾兰到贾母跟前承欢,贾母年事已高,最喜欢看着孙儿孙女们围绕膝下,贾兰本就生的粉妆玉琢,如今言语越发伶俐,但凡人见了,没有不爱的,贾母也爱的不行,婆媳俩一说起小家伙的时候便眉开眼笑,话也多了不少,情分倒比往日更亲近了些。
贾母叫了李纨起来,道:“可是辛苦了,快坐下歇息罢。”
王夫人也正欲说话,不妨贾兰忽然扑腾起来,原来小家伙记性极好,母子俩多日不见,他却还是认出了母亲,见了李纨便要扑过去,伸出手叫道:“妈妈!”
李纨也十分想念小胖墩,赶上前几步便接了贾兰抱在怀里,母子两个亲和极了。
贾母好笑之余不免有些吃醋,笑道:“果真是母子天性,方才还闹着要我抱,这会子见了他娘就把曾祖母丢开了,可见是白疼他了。”
说的众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