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陆顺蹙起了眉头,他擅长写发言稿,知道一篇出色的民主自由写完,作者会有一种言尽意至的感觉,恰恰不成功的发言稿,只要读上一读,总会找出致命的缺陷。杨陆顺不怀疑刘海鑫的水平,能被一把手点名的文字干部绝对有可取之处。至于为什么思路会有问题,杨陆顺斟酌地问:“是不是回单位跟写作班子的同志再交流交流呢?群策群力思路要宽阔些地。”
刘海鑫摇了摇头说:“前面几次草稿,都是跟大伙商量着定的大纲。反复几次了,我一直不能找到突破口,我琢磨着苍安的伙计们怕也是思维禁锢了。所以我才冒昧向杨支书请教,我晓得这次杨支书虽然不能在座谈会上发言,但我凭感觉断定,杨支书你一定也思考过要是自己发言该从何处立意。”嘿嘿地自嘲一笑,殷切但绝不殷勤地问:“我只想听听杨支书你的立意点。”见杨陆顺眼里有点诧异,又自嘲地笑笑说:“杨支书,我们交浅言深,我晓得我有点鲁莽,可、可这是我唯一能进省委大院的机会。我八三到苍安已经快十年,再不回去,我孩子都怕不认得我这当爹地了。为了我儿子,我一定要把握这次机会!”
杨陆顺果然有点骇然,哪里有这么直白的家伙?在政府机会十来年了还这么直来直去,但听到为了孩子,他心不禁一软,天下父母心啊。不让爱人孩子到苍安,无非也是为孩子着想,革命老区的教育程度怎么能与省城相提并论呢。而要一举脱颖而出,那就非得得到刘书记的赏识认同。如果不了解刘书记,又如何能揣摩到领导地内心呢?真要帮刘海鑫,势必他会涌泉相报。即便不成功,多个直性子朋友也不是损失,就微笑着说:“海鑫,先我要感谢你信任我。确实我对听了你的话我非常惊讶,我们俩地关系似乎没好到无话不说的地步。不过我也有个7岁的儿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觉得一下就拉近了我们俩的距离。”
刘海鑫喜出望外,连连说:“是的,是的,我只操心我儿子,那家伙10岁了还皮得很,我再不在家管教,怕慈母出败儿哟。哎呀,我扯远了,扯远了。杨支书你继续说,我洗耳恭听。”
杨陆顺斟酌着说:“海鑫,我还真想了几个腹稿,可惜没机会了。我随便说说,我们一起研究讨论。南巡讲话虽然篇幅不长,可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内容。那么可做文章的地方就多了,但究竟该如何切入,抓住实质要点,着实令人民。全部包含又显得空洞,单点突破又顾此失彼……”
刘海鑫插嘴道:“是啊。而且篇幅又不能太长,时间只有不到半小时,而且刘书记等领导肯定还要即兴评论,紧迫啊。”
杨陆顺点点头:“这也是个问题,我们这段时间仔细学习了南巡讲话,所得地心得岂是半小时能说得完的哟。我也为此苦思冥想,如何才能做到面面俱到呢?”
刘海鑫若有所悟,但还是没抓到要点,眼巴巴地瞅着杨陆顺,当真是求知若渴啊!
杨陆顺猛地一挥手:“要做到面面皆全,唯有一个字:做!延伸意思就是塌塌实实做工作,把南巡讲话的精髓在工作中体现出来,这才是真正学习获得地心得!”杨陆顺不是无的放矢,省委刘书记就是个实干家,实干家不喜欢吹鼓不爱浮躁,讲究的就是脚踏实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平凡中显伟大!
刘海鑫豁然开朗,大笑道:“我知道该怎么写了,平实朴素,强调一个做!喊得再高调也不如做一件实事!”说罢激动地握住杨陆顺的手,恳切地说:“杨支书,谢谢你提醒我,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就是埋头苦干才有今天,可笑我还在想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本来下午要上课不能喝酒,等会我们喝点啤酒,相识恨晚啊!”
杨陆顺也颇为高兴,如果刘海鑫真能成功,那已经在工作中就按照这个路线走,说一千道一万确实不如做件看得见的实在事!好人做到底,杨陆顺又说:“海鑫,我还提点小建议,看能不能把发言顺序排到三、四位,发言的一共十三人,上午四小时除去领导讲话,估计能拵个六、七人发言。座谈会开始的时候,大家刚刚进入这个环境,一般来说思绪都还没有稳定下来,精神还没有集中起来,发言地内容听不太进去,效果不会太好。到最后发呢,大家又都疲劳了,效果也不会好,所以中间偏间一点是最理想的。不过我在党校没什么熟人,你自己活动活动?”
其实杨陆顺还是不了解刘海鑫,这人是外表粗犷内心缜密,要是杨陆顺知道刘海鑫的履历,肯定自拂不如。
刘海鑫今年三十七岁,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进北京人民大学政治系,而且当时他已经二无敌龙会员老刘手打十二岁已经结婚,毕业后完全可以留在北京,但顾家又回了春江市。人民大学的文凭是金字招牌,被当时省委组织部金部长看中,在组织部两年就成为后备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当时一批二十多人遍布全省各地,他主动要求去了贫困老区苍安地区陈划县,一年乡长一年乡党委书记,三年到陈划县县委组织副部长,第四年任县委副书记分管人事组织,似乎仕途顺利无比,偏生关键时刻省委组织部金部长犯错误离开了春江,接任的部长是金部长地死对头。刘海鑫这个前任心腹自然冷落,挂职成了定职,半年后班子调整,他因为年纪轻经验不足,从三把手副书记调整为排名最后的副书记,分管机关党务等一些无权的散职。受到严重挫折的刘海鑫没了靠山,一切只有从头开始,不得不收敛性情慢慢磨砺,也算他本事,九零年苍安换了新地地委书记,在例行的熟悉情况时发现了刘海鑫,因他文凭过硬,在陈划县名声不错,写手好文章,动了爱才之心,这才进了地委办,通过他扎实勤奋工作,好不容易摊到了个进青干班的指标。本来他想把爱人调到苍安,报答领导的栽培之情,可他爱人嫌苍安落后以影响孩子成长为由死活不肯。可他想进省城又不太容易,也舍不得才营造好的局面。喜庆得有这么个机会,如果被省委刘书记赏识而进省城,一来对领导不愧疚二来前途更光明。这就是他不惜落下脸求助比他年纪小学历资历低的杨陆顺的主要原因了。
好在机缘巧合,杨陆顺不吝指教,这让刘海鑫感动万分,也使得以后杨陆顺有了个忠诚可靠的政治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