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书记想了想说:“老章的意见我同意,我相信小杨同志在政治上还是过硬的。也许是太急于表现自己,没有收敛锋芒,经过这次教训,以后会成熟起来的。老章,你抽空见见小杨,劝导一下。老王,你看呢?”
王专员心想你们这么抬举杨陆顺,怕也存了私心地,就说:“行,我没意见,一定要让杨陆顺静心学习。只有半年时间,我不想他再出问题。”
章副书记呵呵笑道:“有什么问题,我看是老田小题大作,我这就叫人通知小杨,免得时间越长他越不安心。”
杨陆顺确实很不安心,他就是想不通一篇文章居然会招来这么大的麻烦,难道社会主义国家就只能强调团结稳定而不管经济工作么?难道按田主任的意思,中国只能*闭关自守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制度不被破坏?难道还要象以前那样吃不饱穿不暖才叫社会主义?对于青干班学员们开玩笑地称呼他‘内奸’并不如何介意,他只知道迟早地委县里的领导会知道这事,他只是担心让领导有了不好的看法就不妙了。
胡利华、张民辉、徐心言等关系不错的学员都好言安慰过杨陆顺,不过让杨陆顺醒悟地却是周益林那番老大哥般的劝慰,周益林说:“陆顺,你也别太介意,毕竟只是某个人对你的偏颇看法,你是好是坏得组织上决定。不过通过这件事,你要汲取教训,那就是言多必失,你是写文章的好手,其实大家都清楚,可文章好不代表你永远立场正确。不如沉下心来做点实在地事情,我知道你是农村出来的孩子,知道农民地疾苦,那就将来投身农村工作,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不比你写一千篇文章更好么?”这番话确实让杨陆顺决定将来不再从事文字工作。
没几天杨陆顺接到地委办公室电话,叫他去找章副书记汇报思想工作。杨陆顺一路上忐忑不安,祸福未卜,进了章副书记办公室,说话的声音都略带颤抖:“章书记,您好。”
章副书记摘下眼镜顺手一指说:“你坐,叫你来知道是为了什么事吗?”
杨陆顺见章副书记脸无表情,知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脱,心里倒是坦然。他知道袁奇志的信息不会出错,要不刘建新也不得放下春江的公司立即去了海南,正襟危坐着说:“章书记,我想是因为一篇文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惊动了地委领导。”
章副书记呷了口茶说:“那你认为是不是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呢?”
杨陆顺没想领导会如此问话,谨慎地说:“我认为是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田主任为此专门撰文批评我。”
章副书记问:“那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
杨陆顺诚恳地说:“我认识到错误了,那就是没抓住当前政治思想工作的重点,被田主任误会我别有用心。但我的文章立意没错,经济工作始终是与政治工作同样重要的。当然经济工作要用实际行动去做,而不是象我这样夸夸其谈。”
章副书记呵呵笑了起来,用指头点着说:“你这个小杨,还真会说道,明白夸无7敌/龙d书e屋.整;理夸其谈不好,那就少说多看勤动手嘛。你的大作还有老田的文章,孙书记、王专员等不少领导都拜读了,一致认为并无违禁言辞。我个人甚至认为不久的将来,经济建设是会加强,改革开放步伐也会加快。但不是现在,所以你要注意,一个政治成熟合格的党员干部,永远是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要学会了走才能跑,你走都不会,一跑肯定栽跟头!外面流传着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指那些不与党中央保持一动的基层官员,他们头脑很灵活啊,可这样的灵活不可取要杜绝。同样出风头揣摩领导也不对,是投机,是机会主义,一定要脚踏实地,头重脚轻根基浅,就经不起考验。记得你去党校进修前,孙书记问你毕业后的去处,你说愿意回南平,现在是不是还这样想呢?”
杨陆顺说:“是的,经过这次事件,我更坚定回基层锻炼的决心。”
章副书记满意地说:“有这样的心态就好了。时下不少年轻干部不安心基层工作,钻山打洞要进地区省里,甚至进中央国务院,他们呀忘记了一个党员干部的根本。你是农民的儿子,更明白农民的疾苦,也就会加倍用心地去为民造福,改革开放确实搞乱了一小部分党员干部的心,但他们迟早是会被清理出组织的。”
杨陆顺郑重的点头道:“章书记,您的话我记住了,我也会按照您的指示,少说多看勤动手。”本想还加句做个合格的党员,想到自己住宾馆接受礼物,实在有违合格党员的标准,就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