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8K看书 > 其他类型 > 宦海沉浮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3 / 3)

沙沙忙说:“六子,别乱说了,现在医疗技术这么好,严主任一定会早日康复出院的,到时候你不就可以向严主任讨教了。”杨陆顺就摸着后脑勺呵呵地笑着说:“那是,我只顾着着急严主任的病了。”

老严满意地说:“小杨你也别谦虚,你的文章文笔犀利、立意新颖、锐思进取,实在是难得的才子啊,稍假时日,我这政研室主任也得赶紧让贤,免得别人说我占了年轻人的位置。”杨陆顺再谦虚几句,就开始问些写材料上的小问题,老严高兴之下也是滔滔不绝地讲解。

见两人谈得投机,沙沙抿着嘴笑着,削了水果给他们润喉,直到很晚,老严才恋恋不舍地送杨陆顺两口子出了门。下了楼沙沙就咯咯直笑说:“看那老严病房里,一晚上才我们俩来看他,怕是没人来看他吧?要不高兴成那样。”杨陆顺也没想到今天效果如此之好,谈了

几小时,看得出老严很满意自己的表现,真要提拨自己的时候,保证老严没坏话讲,口里却说:“沙沙,别光看外表,你知道人家内心是怎么想的?当然人家能表现得热情那是人家的修养,他在政府机关二十年了,还看不出我们的道道?”沙沙撇了下嘴巴说:“是吗?我怎么觉得那老严也不象是有很高修养的人呀。不管他内心怎么想,我可以断定他肯定是很满意你今天来看望他的。”杨陆顺说:“你是X光啊,下这么武断的结论。”沙沙说:“哼,我是感觉一向很灵敏,女人的直接比你们男人强多了。”

2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意见》认为: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长期稳定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根本保证。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领导。党的领导机关要充分尊重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对具体的文艺作品和学术问题,要少干预、少介入。领导者要努力探索和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好文艺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关于文艺体制改革,《意见》指出:首先要理顺党、政府和群众文艺团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各自的职能。在文艺管理体制上,要扩大各文艺事业单位的自主权,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流动,以增强文艺事业单位的生机和活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正确引导群众的文化消费。

2月22日,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陈军等人写信征集签名要求释放魏京生等人一事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在此以前,2月16日,陈军举行外国记者招待会,散发陈军等33人致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共中央的信,以及1月6日方励之致邓小平的信,要求实行大赦,释放魏京生等所谓“政治犯”。司法部这位负责人说:陈军等人发起写信提出要求释放魏京生等人,其实质是制造舆论,对政府施加压力,干涉国家的司法审判。人们了解了事实真相之后是会作出正确判断的。

3月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中国不能乱,这个道理要反复讲,放开讲。要放出一个信号:中国不允许乱。邓小平还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知识分子的待遇太低,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要解决。

当然这些细微而具体体现中国政治风向的事件影响不到生活在内陆省份小县城南平人的正常生活,甚至在就连县委政府的某些领导人也在有意或无意地回避省略这些东西。不过89年是“五四”青年运动七十周年纪念日,县共青团委在县委的决定下积极展开组织筹备活动,准备用热热闹闹地各种节目活动来庆祝这个令中国青年热血沸腾的日子,同时也想籍此大规模的活动对全县青年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县委办也抽调了不少人手参与,杨陆顺则与县委阚副书记等一起下乡镇进行综合情况调研工作,却不知神州大地正酝酿着一场剧烈的政治风波。

事情的起因却与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89年4月15日,胡耀邦同志因患突发性大面积心肌梗塞不幸逝世,胡耀邦同志逝世后,广大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哀思。

杨陆顺自然与中国亿万人民群众一样沉浸在悲痛之中,深切地缅怀这位为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而鞠躬尽瘁、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队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县委机关为此还集体收看电视直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隆重举行的胡耀邦追悼大会。电视里那些冒雨前往胡耀邦同志故居悼念的普通人民群众都表情沉重,不少人还哭出了声。人民群众是有良心的,他们永远记得生前为促进改革开放为改善人民生活的开明领袖,他的光明磊落,廉洁奉公的高贵品德,他狠抓落实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的政策,这使得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从心里感受到他的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正确的东西,他是敢于坚持的!他深入群众,做人民的知心朋友!他和敬爱的周总理一样,会永远地活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

杨陆顺从电视、广播里看到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悼念胡耀邦同志,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各高校也为学生的悼念活动提供了条件。但是,极少数人却利用这个时机,以“悼念”为借口,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学潮从一开始就被极少数人所操纵和利用,具有了政治动乱的性质。这场动乱,首先表现在大量的大小字报、标语、口号、传单和挽联等,对党和政府进行了肆意的攻击和诋毁,公然号召推翻党的领导,颠覆现政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的一些大小字报,有的谩骂党是“一代奸党”,“是个即将溃灭之组织”;有的攻击老一辈革命家是“朽翁听政”、“独裁集权”;有的指名道姓地逐个攻击中央领导同志,胡说什么“不该去的去了,该死的却没死”;有的要求“撤换无能政府,推翻专制君主”;有的要求“取消独党,实行多党制”,“取消各团体、军队、学校、单位的党支部和政工干部”;有的发表《私有制宣言》,号召“早日敲响公有制的丧钟,去迎接共和国新的明天”;有的还提出要“邀请国民党回大陆,建立两党政治”,等等。许多大小字报用不堪入耳的语言,诬蔑邓小平同志就连春江市一条商业街也被歹徒乘乱打砸抢劫一空。

电视、广播里的消息使得杨陆顺瞠目结舌,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经过党和政府培养多年的大学生、党员干部的杨陆顺实在无法想象中国如今正值改革开放的大好局势,怎么就成了这番说辞?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改革开放十年来,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虽然政府机构多少还存在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现象,可改革也是一场非常复杂、非常艰巨的革命,理想化的方案是没有的,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一改就灵,多年党的教育使他不能容忍少数人对党和政府不堪入耳的污蔑和漫骂,愤怒中的杨陆顺立即奋笔写了篇题为《对少数人的愤慨》一文,用他自己的亲身体会驳斥了少数人的无耻之言,可江主任却以言辞过于激烈而不建议他投递到地区报刊,杨陆顺则转头去医院找严副主任商榷,老严也深有同感,经过修改,亲自打电话到地区南风报社找了他多年的老朋友副主编,直接用传真机发到报社,两人联名的文章就刊登在头版上。此文一出立即招到某些政治立场不稳定的人的反驳,当即就有用笔名甚至署名的人撰文反驳,而老严和杨陆顺也继续用文章坚定自己的立场,短短一星期,南风报就成了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直到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也就是俗称的“四二六社论”。社论指出:在悼念胡耀邦同志的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在追悼大会后,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继续利用青年学生悼念胡耀邦同志的心情,打着民主的旗号破坏民主法制,其目的是要搞散人心,搞乱全国,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其实质是要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社论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

这才正式宣告了老严和杨陆顺的这场争论中的胜利,同时也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高度表扬。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上门为婿(神级狂婿)(宋齐程雪) 我妈是剑仙 洪荒:我穿越者身份曝光了! 侦探也会打网球 都市奇医 婚非婚 青丝华发不可追沈鸾 撞鬼就超神 身份证019 天机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