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夫人也不清楚吗?”周妍一脸怀疑地看着蔡致良。
蔡致良道:“她在洛杉矶读MBA,至于清不清楚晟晟的近况,就不知道了,总之啊,一如从前。”
不经意的相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蔡致良同廖成凯去往力微电子,还是昨晚的人,又是一番见面。
顾远德与邵玉岱也从南阳理工学院回到力微电子,而后开始向蔡致良详细介绍目前的DRAM开发,之前的说辞太笼统了。
蔡致良也由此对目前的状态有个系统化的了解,但这不是他的目的,毕竟再怎么了解也不可能变成半导体技术专家,更关键的是管理,能够有效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甚至还不如从前了,至少蔡致良是这么认为的。
“我今天来力微电子,了解进度之外,主要是为了两件事,管理和销售。”
巨量的资金砸下去,效果如何呢?如今已经招揽到足够的科研人员,能不能超额完成研发目标,在未来的DRAM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这就很考验力微电子的管理水平了。
但是,蔡致良并不满意,道:“相较于之前,管理有些松懈。”
“蔡先生,之前那是生产,这是研发岗位。”
见蔡致良语气不善,顾远德解释道:“我们参考了英特尔,德州仪器,还有日本富士通这些全球半导体公司的相关管理,而后去芜存菁,制定的适合力微电子的管理制度。”
“老顾,现在是什么时候?”
蔡致良强调道:“是到了该拼命的时候,尤其是研发进度,怎么还能这么优哉游哉呢?
像英特尔,德州仪器这样综合实力雄厚的半导体公司,人家有优哉游哉的权利和自由,力微电子有这个资格吗?日本富士通在十年前追赶美国的时候,也是这么悠哉吗?不要在该拼命的时候选择享受,否则的话,力微电子将来连拼命的资格都没有。到韩国去看看,后进公司是如何奋力追赶的,不要以为晶圆厂一开工,就完事大吉了。”
也不仅仅因为如此,只是个由头罢了,真正的原因是不大好说出口的。就说现在力微电子的人员组成,相当的复杂,鱼龙混杂,甚至可以说是泥沙俱下,但是力微电子之所以能够迅速招聘足量的科研人员,是因为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不容力微电子科技集团拒绝的。
如此一来,管理一支松散的队伍,就必须行之以最严格的制度,在优胜劣汰之下,打造一支战必胜,攻必克研发团队。
“老廖,之前在台湾的人事官叫什么名字,让他来新加坡见我。”蔡致良随后直接点名。
廖成凯因为是从宏碁电脑公司转入力微电子,所以大多采取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让蔡致良较为满意。
“林安蓉。”廖成凯欲言又止的样子,表情有些尴尬,道:“她已经递交了辞职信。”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