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现在这都不算什么,未来还会更糟糕。
葛瑞德即便是羡慕恒隆银行的收益,但是以苏联如今的短缺经济,东来贸易行的利润并不低,至于葛瑞德当面感激以及所谓的人才,想来林吉姆所介绍的几个合作社中,想来有什么手眼通天的人物吧,毕竟共青团是合作社所有制的重要试验单位,有那么一两个也不奇怪,他们比一般人更了解那个国家。
“当东来贸易行的全球供应链建成了,也不比银行的收益差。”蔡致良道:“我还是那句话,能做长久的生意,才是赚钱的生意,眼下都只是暂时的。”
说道这里,蔡致良看向朱国信,问道:“索尔有收购银行吗?”
“没有,这不在索尔的营业范围。”朱国信道:“索尔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设立了基金,总有很多不方便,不愿意存入大型国有银行的资本,通过购买基金来确保他们的财富,或者转移至英美国家。”
索尔投资的做法才是普遍的,反倒是恒隆银行有些特例独行,主要还是规模与影响力有限,被迫选择了多管齐下,尽最大可能搜集市场中的卢布。
市场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个新生的事务,没有什么人了解他,却都相信它能够挽救这个国家糟糕的经济状况,而政府既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官员也缺乏经验来管理和约束市场行为,以至于结果,只能成为灾难,效果正在显现。
出乎蔡致良意料之外的是,蔡明乐于当天下午抵达鹿特丹,而在他与蔡美慧接机的时候,想到了那种可能,不禁一阵唏嘘。
“美慧也在啊?”蔡明乐一身西装革履出现在两人面前,蔡美慧见多了也就习以为常,倒是蔡致良有些惊奇,不过确实遮掩了剽悍之气。
“贸易行有些事情需要处理。”蔡美慧顺手接过行李箱,道:“大伯,我记得大姐快生了吧。”
“快了,下个月。”蔡明乐脸上洋溢着笑容,他又要当外公了,可能觉得意犹未尽,又加了一句:“你也要抓紧了。”
这让蔡美慧很郁闷,好端端的,何必多着一嘴,纯粹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蔡明乐没有注意到蔡美慧的感叹,对蔡致良道:“我从伦敦过来,送了他老人家最后一程,听说你在这边,就过来看看,邓老爷子他们直接回港了。”
蔡致良道:“我去过医院,老爷子已经是弥留之际。”
“我听阿德说过,四叔很感谢你的安排。”蔡明乐道:“阿德越来越不成器,总归是四叔的儿子,阿仁跟你爸,阿和一般年纪,也还能玩到一处,英年早逝,真是可惜了,他的儿子,要是回港发展,我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