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看到对方脸上的笑。
笑
薄春山笑得极为灿烂,似乎一点都不觉得这银子少,反而觉得很多,他很感激。所以他笑得很真心实意,甚至握住了管家的手,感慨道“还是您老体谅我们,定波抗倭大事有您老出的一份力。”
这笑、这话、这举动,管家还以为自己给的不是十两,而是一百两还有什么叫出的一份力
管家有些不能理解话里意思,不过他也知道这事算是解决了。
没想到这人这么好打发等薄春山走后,管家还在心里想着。
要知道董家在定波县屹立多年,前前后后不知迎来送走了多少地方主官,有些官员吃相好看,有些人吃相难看,碰到那种吃相难看的官员,上行下效,十两能打发那就是笑话
时间久了,董家和那些官员也有默契,真若是地方主官手头紧了,需要周转周转,董家也不会无动于衷,也会视情况论定。
可如今主官没露面,也没打招呼,一个小小的官差就想扛着大鼎充大头,真当他们董家是那些土鸡瓦狗
管家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他以为薄春山就是那种拿着名头来钻漏子讹银子的小鬼儿,打发了也就打发了。
连吕田都恍惚觉得这十两很多。
好吧,对于他个人来说,十两银子不少了,也够一家子滋滋润润过上一年。
可要知道,他们是来替民兵团来筹集银两买兵器的,最大的大户董家才给十两,后面的大户又能拿出多少来
所以这十两真的少,太少了。
吕田甚至觉得照这样下去,说不定他们辛辛苦苦跑下来,能凑到一百两银子一百两对某个人来说是不少,可若是拿去买兵器能买到什么
可这些担忧他都不敢说,因为薄春山一直在笑,笑得让他都以为薄春山是真的觉得这十两银子很多。
接下来,果然如吕田所料,他们进行的并不顺利。
人家也不给你脸色,都是好说好商量,就是当家做主的人不在,只有管家或是管事的出来见一见你。
也不知是不是都知道董家那边的状况,他们一天跑了六家,中午连饭都没回去吃,每一家都给的十两,加起来一共六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