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商行一始就是个做布料小商人,以前也不叫长兴商行,而叫长兴坊,粮食其实是顺带着做,两样有一样做精,为突然涉足其他行业
一始顾晨也不懂,他即是做账房,理就是账目,恰恰就是这些账目,慢慢暴露了许多东西。
譬如账目上会显示,某一日东家在某地购入一批大批量丝绸,店中见卖出去,偏偏过一阵子账上多了一笔来历不银子。还例如商行下店铺里,突然卖入了一批西洋物件,可从账目上根本找不到购入来源。
渐渐,顾晨就知道了,原来东家竟和海商有生意来往。
当下海商可不是什么褒义词,海商也只是泛指,即可是指和西洋人做生意人,也可指冒险出海和西洋人做生意,再把东西转回内陆当道贩子这些人。
可不管是哪一种,在面上都是朝廷禁止。
由于倭寇及各国流窜海盗长期侵犯大晋海岸边境,朝廷曾屡次禁海,沿海一带有多地百姓数次内迁,甚至朝廷还发过寸板不得入海诏令。
所谓海商其实就是走私商,和这些人做生意是违背律法。
当时,顾晨是受了一番惊吓,出于想保住这份薪资丰厚差事,再加上他师傅也点拨过他,说是沿海一带人人忌讳提海商,但其实海商无处不在,他才慢慢打消疑虑。
即是如此,他对家人也从有透露过东家是干什么,只说东家生意做得大,别一概只字不提。
回归正题,在此之前,顾晨也只知道这些有限消息。
至于东家是如和海商做生意,货物从哪进,从哪出,他一概不知。
时间到了今年。
其实从去年始,他们每次押送货物,都会出些小问题,只是顾晨不知,还是近连着几次,事情愈演愈烈,连顾晨师傅都在上次去时候受了伤,实在无人可用,顾晨也才进入他东家眼底。
其实也是顾晨师傅觉得顾晨在自己手下干了这么多年,本身也是个稳重格,可以值得信任,特意想提拔他。
值得一提是,顾晨师傅是顾晨妻子张氏堂叔,当初顾晨和张氏两人亲事,就是顾晨师傅保媒,本身他对顾晨也分倚重,这也是为顾晨不得不另一个原因。
听完后,薄春山陷入沉思中。
顾晨道“本来以前这地方什么危险,只是近年来当地有几家人斗得厉害,纂风镇这条路本就是当地几家大姓合伙把控,我们这些外商属于是附庸。其实也不算是附庸,他们有路无货,我们有货无路,双方合作罢了。
“只可惜这些年有些人心大了,想独吞了这块地,再加上每家合作人都不,势力极其复杂,就斗得厉害。始是暗斗暗争,互使绊子,时间久了,死人多了,就结了怨,成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