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鬼打圈’!”独眼说。
独眼说的是人的行话,坎子家都叫做迷踪径或循环道。这类坎面招法常被用作墓穴为防盗的机关。最常见的有两种设置方法,一种是遁甲八门八圈,每八门有两门生,六门死,然后再八八六十四数循环重复。这种布法变化极大,每一圈的生死门都不同,再加上圈圈交叉,门门互换。一个不大的范围里,要不知道路径设置规律,就是在里面走一年,都不一定能走出来。还有一种是八卦虚满排叠,这种方法要厚道得多,如果只有一个八卦形区,沿途做上记号,走那么两三天就可以走出来。这种坎面的变化是需要扩大范围来满足的,范围越大,变化的招式越多。但实际应用时也不需要扩大太多,只要把一个八卦区的范围翻倍,其中正反八卦同布,再加上一部分的虚满倒置,那再想要出来,恐怕也是一年半载的事情。
至于其他一些门派、高手独特的布置方法,那一般都是各门各派的不传之密。虽然整体布置结构没有上面说的那样复杂,只要找到一两个关键点就可以走出来。可实际上这些布置有时候反而更加难破,因为没人知道关键点在哪里,而且没有规律、痕迹可以遵循。除非是老天帮你,要不基本上是死路一条。
“看得出是什么道数吗?”瞎子问独眼。
“看不出,少见。”独眼回答得很干脆。
“往外退!”瞎子到底经验丰富,他知道江湖事千万不能蛮来,关键时要能扛得起,也要能缩回去。
往外退的路寻不到了!他们刚进来时寻着脚印进来,自己就没做记号,回去的三岔口摆在他们面前的也是两条道,两条都有脚印的道口。
“怎么没我们自己的脚印?”独眼的话让大家不由地浑身一颤,仿佛撞到鬼一样。
的确,道口是有脚印,却没有他们几个进来的脚印。最有可能的是,脚印被平了,这是对家在逼迫自己必须继续往里走。那会不会有还有其他的可能呢?
“刚才我们走的是左边,还从这条道出去就是了。”女人很确定自己的判断。
“不一定。”鲁一弃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这样讲,他对这周围的环境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的情形在哪里见过呢?对!阳鱼眼!
石壁上的冰面让鲁一弃想到了镜子,镜子自然就让他不可避免地想到阳鱼眼。阳鱼眼中路不成路,处处碰壁,这“鬼打圈”中会不会是以此路为彼路,亦或者以假路为真路。只走了二三十步就一个岔路口,这么短的距离,再加上遍布石壁的冰面,完全可以将后一个路口的路径映照过来。让人很自然地寻着下一个路口走过去,从而忽略了这段路径中其他藏在光线阴面里的或者被冰面折射了的路口。
就在鲁一弃思考这路径问题的时候,瞎子却蹲到路口,仔细地摸索那些脚印。
“不对,好像不大对呀!”瞎子那沙哑的嗓音在寂静的峡道里回旋,就如同鬼叫一般。
“夏叔,怎么不对了?”女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也跟着鲁一弃管瞎子叫夏叔。
“这些脚印中有些不是朝前走的。”瞎子的话让大家都感到奇怪,一起围拢过来。
“你们仔细瞧这一路脚印,是前脚掌落点重,后脚跟落点轻,而且从脚印与石壁距离来看,这是贴壁溜边儿地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