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恒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看着饭盒里的菜油水还不错的样子,已经是食指大动了,配的还是白米饭,虽然里面有些杂质,但是也是季恒到这里来后少有的几顿白米饭了!
王美兰节俭,吴家条件也不富裕,大部分的时候吃的还是玉米铣饭或者是粥,白米只是偶尔掺上一些,很少会吃纯的白米饭,菜里面放的油也特别少。说白了,只是追求饱腹,只有逢年过节才可能去讲究一些口味。
没想到这样的好饭好菜还被小张嫌弃,季恒这才大概能理解了一番村里人那种羡慕的眼神——至少就吃饭这一点来讲,不无道理。
看季恒吃的香,倒是让张亚安也有了胃口,只是不同于季恒吃饭时候的安静,张亚安是个嘴巴有些闲不住的人“季恒,你这次调任过来,档案调过来了吗?”
季恒才过来上了三天班,对档案什么的一无所知,只能疑惑地摇了摇头。
小张吃了一惊,只是低头想想又觉得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于是小小声地对季恒说道“那你档案还在稻乡村,等于给你安排的是编制外人员的待遇。我们这里编外待遇一个月只有二十块钱,比正式工要少十块钱!”
小张对季恒的待遇感到有些不公,但是他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小声念叨“也是了,要是你成了编制内的,老洪的职位就没法说了。你也别怨孙站长,老洪在咱文化站干了十几年了,你一来就把他位置挤了这样确实也说不过去。不过你熬几年到时候有别的职位空缺的时候,咱孙站长肯定会帮你弄进来的!”
季恒对此倒没有放在心上,他已经有了高考的目标,轻易不会动摇,这是目前这份工作确实是他所需要的,就算是编外也很好“这样已经很好了。”
张亚安理解的点点头,确实,对比于干体力活,在他们文化站上班体面又清闲,赚的还比农村里多。
季恒第一周在文化站的工作低调平稳,周围同事也都知道季恒的来路,虽然没有张亚安那么热情,但也没有为难过季恒
,等他做了第一期的板报后,还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唯一可能有些困扰季恒的是每天需要从稻乡村走路到镇上的文化站,这一来一去要四个小时。文化站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4点,所以每天天不亮季恒就要起床吃早饭然后步行去上班,晚上回来的时候已经六点多了,吴家为了配合季恒的时间,还推迟了晚饭时间,等季恒下班回来一起吃晚饭。
季恒倒不是怕辛苦,而是觉得这样太过浪费时间。不过很快他就想出了办法——他每天带一本初中的政治书在身边,利用路上的时间,反复背诵里面每一页的内容,遇到卡住的地方去翻一下书本,巩固记忆,不到一个礼拜时间,已经背完了三本政治书!
白天上班,晚上继续学习,季恒的日常一下子变得规律无比,只等村子里挖河的工作进入尾声后,开始集中和楚不凡一起学习数学、英语。
时间很快就到了三月中旬,季恒在文化站上班已经小半个月了,稻乡村的挖河工作也快收尾了,这几天吴大海天天到河渠边盯着进度,经常还自己下去和年轻人一起干,被王美兰数落了好几次。
这天季恒刚刚从孙前进的办公室里领着一堆材料出来,就看到门卫室的秦大叔急急忙忙地冲进了季恒他们的大办公室里,看到季恒后连忙喊住了他“快,快回去!你爸摔了!”
季恒心头猛地一惊,吴大海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