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着旁边这个便宜姐姐脸上高兴的笑容,今儿这一遭也算是值了。到底这个姐姐是亲的,这些日子也是真心对待原身和如今的自己的。
两人进了梅氏的卧房,梅氏正醒着。姜幼白便说了自己一会儿想出门的事。
“西街上咱们家绸缎铺子里的佟掌柜昨儿送了银钱来,我瞧着比上两月足足少了一半。佟掌柜说是因为生意不景气的缘故。可我瞧着他这是没说实话,索性今儿去看看。”
“这……小姑娘家拋头露面的………”梅氏有些迟疑。
姜幼白便说姜父已经同意了,梅氏这才答应了。又让孙管家跟着她一起出门。
姜令月见了便说要一起去,梅氏却言辞拒绝了。
孙管家是个留着山羊胡,年纪在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虽是姜家的管家,但却不是家生子。他是姜父考中进士发迹了才买回来的。因着为人忠心温厚,又早年在大户人家做过管事,姜父观察了些日子后便让他做了管家。
孙管家对姜幼白这个年幼的小主子十分敬重,又知她素日极有主意。所以对她可谓是言听计从。
在姜幼白提出先去西街的集市上逛一圈,再去绸缎铺子时,他也没有异议。直接吩咐车夫赶车。
西街是武安县最热闹的一条街了,街道两侧皆是开门做生意的铺子。姜幼白掀了车窗帘子向外面望去,只见街边上俱是酒馆、客栈、古董铺子,胭脂铺子,点心铺子,药铺………
“停车!”
孙管家跟在车旁,听到姜幼白的声音,便让车夫停了车驾。一旁的朝雾连忙伸手小心的扶着她下了车。
朝雾就是姜幼白前些日子买回来的丫头,还有另一个叫暮云。比起暮云,朝雾的性情更加大方机敏,因此今日出门便带了她来。
姜幼白下了车,再次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药铺,只见铺子上面是个黑漆绿字的匾额,上书“德善堂”三字。
孙管家在她身后低声解释道:“这是咱们武安县第二大的药铺了,这家铺子里的药材种类齐全,价钱也公道。”
姜幼白闻言点了点头,让孙管家在外面等着,自己进了药铺。她身后的朝雾也忙跟着进去了。
“掌柜的,可有上好的人参?”
姜幼白四处转看了一圈药铺,自己没搭话,而是示意朝雾上前去询问。
药铺的掌柜是个胡子花白的中年人,闻言打量了一眼朝雾和她身后的姜幼白。见朝雾是个普通丫头的打扮,但她身后的小姑娘却明显气质不俗。
因此,便谨慎的道:“两位姑娘来的巧,正好今儿早上小店才进了一匣子上好的山参。您等着,这就给您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