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绍良衣装整洁,头发梳的一丝不苟,他是那种遵守规矩,兢兢业业做事的老派雇员。
他给两位文志高管介绍丁贤时,使用的称呼是:“这位就是文志的新东家,丁生。”
在私底下怎么与丁贤亲近都无妨,但如果有公司员工在场,谢绍良一定会严格遵守上下级关系。
丁贤也欣赏他没有倚老卖老。
他以汇报的口气对丁贤说:“你的两首新歌正在港台与商台热播,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香江音像店,接到很多顾客的反馈消息,希望购买你的唱片。”
既然市场有需求,那就要立刻行动起来。
丁贤讲道:“我把你们叫过来,就是为了商量这件事,你们是专业人士,专辑应该如何出版,我会听你们的意见。”
谢绍良先问了一句:“你送到港台与商台的唱片是怎么来的?”
丁贤回答:“那是我上周在电台录音棚私下灌录的单曲,只收录两首歌,《浪子心声》与《风云》的粤语版,但我同时灌录有国语版本,目前我录制好的歌只有这四首,音质很不错。”
谢绍良立即说:“四首歌可以先出一张细碟,正好投放市场试试水,如果细碟销量不好,那就加强宣传力度,假如顾客对细碟反响热烈,到时直接灌录大碟,向港澳两区的音像店全面铺货。”
目前这个时代,CD还没有被发明,黑胶唱片占据着音乐市场的主导,虽然磁带正在慢慢崛起,却仍旧撼动不了黑胶的统治地位。
谢绍良所说的细碟,就是黑胶细碟。
香江乐坛的黑胶发行,不像欧美与东洋市场那样偏爱发单曲,惯例是只发细碟与大碟。
细碟收录的歌曲只有三五首,往往是试水之作,大碟收录的歌曲普遍在十首以上,全是经过重金包装后的精选专辑。
丁贤问道:“细碟准备发多少张?”
谢绍良伸出三根手指:“第一批先投放市场三千张。”
“需要我做些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