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一个最好的控球后卫,并不是让自己变成场上的思想者,相反,要在有思想的基础上,回归成一名简单的持球者,这才是组织后卫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苏峰想的问题,可以说和伍德森希望他体悟的完全就风马牛不相及,可是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才让苏峰依然在越便越好。
苏峰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以前的时候他的每次传球看起来都很到位,可是这里面是不是也有约束了队友的成分?是不是他利用自己强大的影响力,迫使每个队友都在不知不觉中随着他的方式在打球?这种风格的一致化如果只是大面上的,应该会是一件好事,可如果具体化了,恐怕就会让球队显得过于单一了。
苏峰越想越觉得可怕。
很多时候,他对队友的了解其实都只是一个方面,总有些地方是他所掌握不了的,就比如说在场上突如其来的奇思妙想,而这样的想法,才是真正改变比赛,让比赛变得精彩的元素。可是一旦队友都知道了,当他们处在某个位置的时候,自己会根据他们的某些特点做出某些传球,是不是反而限制了他们的发挥,让他们变得呆板,让比赛变得沉闷?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居然有可能会成为阻碍队友进步的罪人?
苏峰真是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大跳,可是当他再次抬起头,面对伍德森的目光,他的眼神就已经显得比平时还要明亮几分了。
短暂的一瞬,苏峰就又取得了进步,而这个进步,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是最为重要的一次,它使得苏峰在比赛中的负担得到了大幅的减轻,同时却又使得他的华丽球风更进一层!
众人拾柴火焰高,当苏峰知道了顺应队友人生中很可能为数不多,但却弥足珍贵的思维闪光点,就为他的职业生涯增添了无数常人思维所难及的精彩篇章。
兄弟们,跑吧,随着性子!
当第一节比赛末段,苏峰作为阿西?劳的替补登场时,面对一众打酱油的队友,苏峰却从心底发出了不一样的呐喊。
当苏峰作为唯一留在场上的主力,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延续自己下场前犀利的个人攻击时,他的打法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势。
这就让很多本来就很迷惑的人更加不解了。
其实苏峰的被换下场就很突然,作为老鹰状态最好的球员,虽然有了一次误攻和一次失误,可是这并不应该成为伍德森将他换下的理由,更别说苏峰下去的突然,上来的更加莫名其妙了。
难道说这是伍德森的什么新战术,让苏峰留在替补阶段打乱公牛的阵脚?可是看看老鹰落后的比分吧,想想都知道,伍德森的本意肯定不是如此,因为这样做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那么这师徒二人究竟在搞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