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荤两素,一盅浓汤,尚有满满一瓮细粟羹。荤者,色泽橙黄,乃是小鹿脯与黄獍胁,俱乃滋筋补骨之物。素者,碧绿如玉,一碟桂蜜伴胡瓜,一碟酱伴鱼腥草,皆是郎君爱食之物。
食不言,寝不语,那人与小绮月对座,默然就食。待食毕,织素见他今日多食了一碗羹,眉眼弯成了月芽儿,遂后,眸子一转,走向室外,去而复返时,捧了一盅热气腾腾的滚汤进来。那人一见滚汤,眉头便是一皱,神情怪异。
织素抿嘴一笑,跪在他的面前,奉上香气四溢的木盘,柔声道:“郎君,药虽苦,然益身,不可不饮。”
“唉……”那人长长一叹,鼻子颤了两下,皱着眉头,端起陶盏,咕噜噜一阵饮。身旁的小绮月定定的看着他,细眉轻挑,小嘴微张,晶莹修长的鼻子,一抽一抽,心道:‘好苦,好苦,义父真可怜……’想着,想着,吐了吐舌头。
稍徐,织素接过陶盏,见内中一滴不剩,嫣然一笑。那人却好似打了个饱嗝,继而,长身而起,向室外走去。小绮月脑袋一低,垂头丧气的跟在身后。
入得书室,那人却并未止步,织素柳眉一皱,欲言又止。其后,那人阔步行至外室,将半掩的门推开,一步踏入雪色天地中。室外,簇雪纷纷,缠着玉桂,绕着朱廊。廊内廊外,仿若铺得厚厚一层白绒席。
那人走到阶口,肩倚廊柱,抱着手臂,仰望天上雪。织素行至他的身侧,递上金丝楠木小手炉,他却未接,摆了摆手,唤过月洞外侍着火红甲士,命甲士摆案于廊。几名士甲神情极其犹豫,却不敢不遵,只得小心翼翼的抬出矮案,毗邻着阶沿。
待婢女铺上苇席,那人嘴角一裂,对着茫茫瀑雪揉了揉左肩,既而,将双拳对在胸前,深吸一口气,璇即,手臂不住加劲,向左右缓括、缓括。一干女子们一瞬不瞬的看着他,待见他神情如常,竟然齐齐的吐了一口气。
如斯三翻,那人嘴角笑意更浓,撩起袍摆,落座于矮案一侧,从怀中掏出一卷书帖,往案上轻轻一搁,笑道:“绮月,且来摹帖。”
“摹帖……”小绮月顿时焉了,细眉乱拧,嘴角斜撇,却不得不乖乖的提起裙角,朝着他福了一福,继而,落座于案后,拾起双龙衔尾笔架上的细毫笔,在乌墨砚中荡了一荡,咬着雪齿细贝,偷偷斜了一眼书帖,默默临起帖来。
细笔雍娟,字迹婉约:“博收群史,得古名姬二十余人,共成一卷,尚未删定,不敢上呈。摹锺繇三帖,愧未似为恨,直欲废书耳。严寒知体更佳为慰……”
小绮月转腕荡墨,半点小唇尚且轻轻吟哦,不多时,玉额即现珠汗,笔尖亦微微颤抖起来。那人见了,剑眉紧皱,嘴唇越抿越薄。小绮月本已心怯,眼角余光也一直溜着他,见他不喜,心中怦怦乱跳,一个不留神,笔尖猛地一滑,霎时间,便见一道墨线直飙,将满纸书卷横拉,恰若一剑中剖。
“啪嗒。”一声脆响,她手中的细笔坠落,黑墨四溅之下,恰若涂得点点云团。
“噗嗤……”、“嘻嘻……”众女掩嘴偷笑。
“义父……”小绮月眨巴着眼睛,嘴巴撇来撇去,炫然欲涕。
“唉,绮月,行书时,需得凝神沉心、心无旁骛方可。”那人怅然一叹,拾起细笔,走到小绮月身后,慢慢坐下来,半拥着小绮月,握着她的手,大手合小手,小手拽细笔。
当下,织素强忍着笑意,素手漫卷黑白纸,复换新纸。
两名俏婢侍于一侧,暗中却比划着怪异的手式,她们在赌着郑小娘子将书几卷,一个猜两卷,一个赌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