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三年两年的还是在那里摆着。
大概总是越摆越少,东家拿去一块垫花盆,西家搬去一块又是做什么。
挨着砖头旁是一个扣着的猪槽子,那猪槽子已经有些腐朽了,不知扣了多少年了。
槽子底上长了不少的蘑菇,黑森森的,那是些小蘑菇,孟浅菲认识这种蘑菇,村子里的人都叫它狗尿苔。
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就是清朝的时候官员的帽子顶和这蘑菇的顶部很相像,有一次爷爷给大哥讲故事,内容孟浅菲懒得去记,但是有一句话却记住了,那就是狗尿苔也上了金銮殿!
这种东西是有毒的,据说吃了就会变成疯子。
她回过头,抿着嘴,掩去眸子里的光华,看着西屋窗台下的连氏,“奶奶,你晚上要做什么菜,我去帮你摘菜去,我姥姥家邻居的四丫,只比我大两岁,现在已经会做饭了呢。”
孟浅菲尽管装着很纯真的模样,眼睛清澈如水。
好像已经忘记了之前和连氏的不愉快。
在纳鞋底子的连氏一愣,歪着头打量了一下,半晌才说,“晚上炖豆角,你去摘一盆,小心别将豆角叶子摘下来。”
“好嘞。”孟浅菲不在多说一个字,而是先将二妹妹哄着上了炕,然后蹬蹬的跑到了外地,拿出一个干净的柳条编制的篮筐,用细嫩的胳膊挎着就出了屋子。
钟素兰听到了院子里的对话,也没当一回事。
七八岁的孩子,有的都已经能喂猪了。
豆角地在后面的菜园子里,有一大片。
此时这里很热闹,此起彼伏的蚂蚱和蝈蝈的声音叫的震天响。
一踏进去,眼前就会出现几个蚂蚱蹦跳的影子。
孟浅菲没有什么心情欣赏这里的田园风光,她主动提出帮忙也是想着快点将饭做好,这样老妈也能早点吃上,而她和妹妹也饿了。
刚才那顿哭,不但费力气还将肚子里的那碗大碴粥给消耗没了。
吃了两个西红柿也没解决问题,反而是更饿了。
她顺手又摘了一个倭瓜,准备让连氏放在豆角上,这个倭瓜其实是个好东西,也叫南瓜,可以做很多美味吃食,不过此时也只能是烀着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