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儿仍旧哭泣不止,林璎大力将她拉了起来。恕儿任由林璎拽着,恍恍惚惚地随他一路走回了昭凰宫的南宫门外。
宫门内,东方愆持剑而立,犹如石雕。忽然,他听到宫门外传来林璎的声音,悲戚而哀惋——
“恨耶忘耶?
此愿平生不能得!
是耶非耶?
何由旁人无知断对错?
古来圣贤皆寂寞,
吾非圣贤亦无过!
何以今生今世成蹉跎?
何以心中所求不能得?
东方愆,开宫门!
与我同去千秋殿!”
林璎带着恕儿和东方愆到得千秋殿时,楚国文武百官正在殿上争论不休。
东方毓任命的武官大多是晟王军中的得力干将。他们深知晟王军军师智勇双全、忠义不二,所以在东方毓登基为楚王之后,一直信服于他。他们看着东方毓的儿子在军中长大,知道这位楚国公子虽然尚在舞勺之年,却也如其父一般文武兼修。
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直言不讳地支持东方毓的儿子东方愆接任楚君之位。虽然他们曾效忠林璎的父亲晟王,但林璎长于陈国而非楚国,更没有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跌打滚爬过。与其支持林璎这手无缚鸡之力的绣花枕头,不如转而支持那与他们颇有私交且文武双全的东方愆。在他们看来,楚国姓不姓林,早已不重要。
除了楚国大司马、郎中令、禁军统领之外,三公九卿均是文臣。一众文臣与楚国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关系密切,而这些世家大族又向来得林氏王族庇护,必然力保楚睦王所立林氏太子林璎为楚国新君。
众臣见林璎和东方愆并肩走入千秋殿,突然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