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读书人是自发的。
因为太子的利益就是越国读书人的利益,他的基本盘就是文官。
天下文臣为了太子之位,甚至敢和国君对抗。
至于这些老百姓是怎么来的就不得而知的,但总之就是箪食壶浆,万民拥护。
而且从太子离开国都的那一天起。
整个文官系统就开始了舆论造势。
一天比一天升级。
几乎将南瓯国之战烘托成为百年一来最伟大的战争。
甚至比二十几年前吴越大战还要重要,还要伟大。
只要打赢了这一战,只要灭掉矜君,就能换来越国几十年的长治久安。
这话是没有错。
但烘托得太过分了,几乎要上升到圣战的地步。
但读书人就是这样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等太子进入天南行省的时候,整个舆论造势已经到了巅峰。
如火如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般。
无数民众也被读书人带动,跟着一起嗨起来,如痴如醉。
很快祝氏家族觉得自己发力过猛了,想要稍稍冷却一下。
但是来不及了。
此时就算没有祝氏的引导,就算没有文官势力的引导,整个越国读书人已经陷入了自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