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是磁悬浮的动力,还有能量罩在外面排开沙体,舰内也有相应的重力平衡措施,舰上的乘客是该干嘛还干嘛,一点感觉都没有。
开玩笑,冷聚变是全向的,如果连这点势能都抵消不掉还玩个屁啊,过载的分析运算不到位,梅哲仁就枉称量子生命了。
其实要不是自动驾驶的话,连那点轻微的晃动都不会有,因为在北海龙宫他又提升了些。
没有升级,他已经升无可升了,再升级就得离开水蓝了。
但混沌量子云再一次变得凝实也不无裨益,至少他的量子场域的能量密度提高了,更大的密度当然储能也更多。
他还隐隐有一个感觉,当他的混沌量子云无可压缩时,就是他即将要离开水蓝的时刻,只要突破那个极限,量子场域的能级必然上升。
不过现在离那一步还远着,大约还有八成的余量,小车不倒且推着吧。
雷达影像一直没有停,保持着动态传输,通过全息投影人们可以看到黑龙号随缓缓涌动的流沙破障前行,速度也不慢,能保持着近十节的航速。
也不能说是破障了,没有那种顿挫感,反而像是又恢复回潜艇的样子在蹑手蹑脚潜行。
当黑龙号下潜了大约两三百米后,被浮涨的地下水浸润的流沙就不像是半流体了。
黑龙号在其中也如鱼得水,非常灵动地不断转向,在流沙中倏来唧去,活像一只浅溪里的游鱼,不断巧妙地躲避着各式各样的岩石块,在细窄的水流里快速地穿行。
不是直直的通道,而是各种拐弯抹角,难怪梅哲仁说容易错过。
金睛扫描出来的通道结构显示,这里能通下去的路线不少,但能让黑龙号这样的庞然大物通过的通道就只有一条。
倒是航行中马姿楠突发奇想,跟团友们扯了起来:“你们说平常报道的飞碟ufo,会不会就是进出这些地方的。”
梅哲仁哭笑不得:“飞碟是复国组织的,不是有给你共享过资料了嘛,那玩意连黑龙号都不如。”
马姿楠还马上抗声:“你怎么就知道其它人没有飞碟?”
一边操作着黑龙号的梅哲仁连脸都懒得回了,专心地盯着控制台:“就不可能有那样的能量水准可以穿过黑洞,有那样的能量水准他们就在这边呆不住,进来的都是能量体生命,也就是思维传导。”
这一回伽德莱克得站他的好基友啊,他还彬彬有礼地向马姿楠点头示意,然后才表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