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要慢放50倍才看得清勐禽的俯冲攻击速度,顾盼最少也要45倍。
想想一只勐禽以超过200KM/H的速度向你俯冲而来,从三四百米外这个你的视野盲区外起飞,都用不了1秒的时间就两爪子刺进了你的鳞片,而你这个时候甚至没看清对方的攻击动作、弧度,如何反应过来?
勐禽处在食物链顶端不是没有道理。
对顾盼而言,视力完全不管用,只能依靠气味来对抗勐禽。
恰恰对气味的捕捉是大部分蛇进化而来的最佳武器之一,若是还具备热感应,那真的可以做到80%概率以上的反杀。
顾盼对勐禽的了解不多,却也是知道仅有少数归纳为勐禽的动物在白天活动,多数还是在夜晚活动。
需要担忧的不是很多,只是晒太阳的时候需要警惕心拉满。
吐信子的频率上升就是最好的警惕表现,每毫秒的时间里都在对空气里的其他动物气味进行分辨,确认它们的位置、敌意,不仅有助于自己的生存,也能加快对各个物种气味的辨识程度。
耗子是什么味——泥土与粑粑的味。
勐禽什么味——干燥毛绒味。
昆虫什么味——树木、浆液味。
哺乳动物是什么味——食草类有植物的涩味、肉食类有汗臭味。
耗子味道并不绝对,野外的老鼠不光是人类常见的褐家鼠、小家鼠这几种,也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品种,就如同人类见到的蟑螂害虫是指美洲大蠊、德国小蠊,野外却有超多的无害专门解决腐烂水果的有益蟑螂。
不管是谁,都在国内的野外生态环境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除了清道夫、罗非鱼、蓝孔雀、绿鬃蜥等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