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听起来好像不太够格,但心中不足为外人道的柔软与欲吻的冲动,分量很重。
“肖池甯,是这样的。”趁电梯还没到,他转过头把自家小孩儿拉到身旁,半开玩笑半做承诺地说,“你现在排名第一了。”
第四十三章
肖池甯从小到大就没拿过第一。
以往在学校里,他属于那种不会过分招老师注意的差生,成绩长期稳定在班上倒数第十左右。
他唯一一次比较接近第一名,是七年前参加杭州某个市级儿童绘画比赛,拿了个全区二等奖,在组里排名第三。
裘因为此还骂了他一通,觉得他既没遗传到肖照山的天赋异禀,也没继承到池凊的聪明勤奋,不然全市金奖非他莫属,怎会成为别人家小孩的囊中之物。
十岁的肖池甯晚上躺在被窝里悄悄掉眼泪,不是为自己与金奖失之千里,而是为裘因随口说的那句:“你到底是不是你爸妈的儿子啊?”
他不是肖照山式的天才,肖池甯一直都知道。
他对于如何把合适的色彩涂抹在合适的地方并不在行,纯靠熟能生巧才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装出了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
小升初之前,他每天放了学的课外活动,除了在裘因的监督下完成家庭作业,就是一个人呆在书房里看书和练笔,基本不出门玩。
同龄人在看动画片,他在看油画相关的专业书籍,同龄人聚众养电子宠物,他独自伏案练习色感和构图。
如此日复一日,直到初中他决定舍弃油画。
小时候他尚且认不全书上的字儿,理解也仅限于知道有某个定义某种派别的存在。两万字的著述,他愣是花了整整一周,对照着牛津英汉词典和新华词典,把它艰难地啃了下来。
和跟着电视烹饪节目学做菜一样,哪怕没有同伴,没有玩具,没有蝴蝶停在操场的秋千上面[1],他也丝毫不觉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