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学校越不被重视,师资力量、教学力量就越差,学生们就会越来越少。
因此,乡里边两年前就曾提议将他们村的小学砍掉,合并到其他村去。
但是为了所剩不多的那些孩子们,赵国富一直没同意,这才一拖再拖拖到了现在。
但是赵国富知道,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最多再过个一年半载,他们村的小学必然会被除名,到时候村里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再想上学可就不容易了。
然而在这个时候,杨小龙居然提出要给他们村盖一所学校,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哪怕赵国富一向沉稳,可是这个时候也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忍不住颤抖起来。
“叔,建学校这事我是这样想的,钱这方面我全部承担,不过教育局的批文可能得麻烦您去跑了,还有就是之后的师资这一块,也得由您出面跟教育局的人谈一谈,看看具体怎么解决。”
杨小龙郑重的说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杨小龙暂时还做不到兼济天下,但是回馈一下社会,帮扶一下乡里他还是做得到的。
而盖学校,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便是他回馈相邻的第一步。
毕竟老话说得好,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他们村以前为什么贫穷落后?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不重视教育,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村子里就只有一个小学。如果孩子们想上初中,就只能去乡里或者县里。
可这样一来就会增大很多开销,这对于农村很多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自然会是一分沉重的负担。
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完小学之后,除了少数学习好的,很多都会让孩子辍学,要么在村里放羊种地,要么外出打工。
而因为文化水平有限,注定很多人一辈子都只能干一些卖力气的活赚钱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