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宴艳死讯播出后没几天,阮翎给她打了个电话。
他什么也没说,就问江枝北:“和我想的一样么?”
江枝北:“……嗯。”
阮翎:“我不会怪你的。本来我也就很久没再找过她了。”
江枝北:“……你想哭的话……”
阮翎笑了笑:“没。我不哭了。哭也没用。我好好拍戏,等结束了就回去找你。”
王导并没有因为刘宴艳的死亡而就忘了阮翎。
阮翎这部戏在拍完之后也开始了宣传,本来是非常好的社会题材的犯罪电影,有些晦涩却也逼人,海报放出来之后很多人都翘首以盼,不少导演也看了初剪版之后交口称赞。
江枝北下班的时候,路过电影院看到了那海报,其中一版是阮翎一个人的身影。
他穿着工装裤解放鞋,有点邋遢,背却挺直,白衬衫上都是血,他脸上也有血污。深深巷道的路灯下,他一边往远处走一边朝镜头转过脸来,拎着一把砍柴刀,脸上有泪,笑的纯真,仿佛谅解了自己,谅解了世界。
路灯上方的黑夜里,是红色钢笔潦草写下的电影名,《永不沉默》。
江枝北那时候还没见到阮翎,他因为想要学习剪辑,所以一直跟导演一起在工作室里忙。
但她撑着摩托车,忽然在那电影的海报前泪湿了眼眶。
她想到火锅氤氲后一边拼命吃一边流泪的阮翎,她想到了刘宴艳死后他来的电话。
他仿佛把自己的情绪和人生一股脑投到这部电影里,他对世界黑暗一面的惊恐,不甘,反抗,认命,还有对回忆的珍惜,仿佛都在这张海报里了。
这张海报震撼的不止是江枝北和千万中国观众,还震撼了一个真正心虚的人。
在上映前夕,电影《永不沉默》被一纸禁令不许上映。
新人导演无奈之下,借着傅鹭在海外的影响力,参加了银熊奖评选,导演最终获得了最佳新人导演奖,阮翎也获得了影帝提名,最后败给了德国演员麦可·奎斯。
但阮翎几乎是连续两年和中国的新导演合作,闯进了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二,这一下子引起了不少欧洲导演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