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些重视并没有传到国内,在网络还不发达的时代,这部电影被下映后,只有香港、台湾与东京等地展映了这部影片,内地无缘这部电影,甚至也忘了当时引起热议的海报。直到06年重新剪辑后上传到网路,引发热烈讨论……而那时候的阮翎也已经成了内地当红,春晚常客。
这也都是后话。
99年深秋的时候,阮翎开了一家小手机店。
在鼓楼附近,也卖卖游戏机和杂志。
江枝北下了班常常去坐着,偶尔替他看店。但毕竟江枝北闲暇时间还会被经常一个电话叫过去执行任务,有时候也会叫没跟剧组的刀姐来帮忙。
刀姐以前忙得很,但她爸在春天的时候因病去世,债务落在她头上,她不得不拼命工作。幸而之前的电影项目刀姐去扛大梁,最后爆火,她也成了圈内有口碑的年轻执行导演,她来钱快了,债也就还上了。
至于阮翎……他没有考上电影学院。
专业分数低到可怕。
原因也十分简单。
有人就是没忘了使绊子。
这两天,阮翎去参加了法国电影展映节,但帮忙给看店的江枝北并不知道,展映节座谈上,坐在一众学生里举手向德拉邦特提问的阮翎,没被主持人认出来,却被那位法国导演一眼认出来,显然早就听说过他,甚至还有些激动地请他上台来。
而展映节请来的翻译竟然大多数都是英语翻译,导演本人英语也不是很好,不得不由请上台的阮翎当场翻译法语对话。
下头的同学这才在议论之间纷纷想起了阮翎是谁,都在疑问他拍了好电影之后去哪儿了。
阮翎其实也有自己的心机。
他自己曾经在戛纳与德拉邦特打过照面,他只是赌对方记不记得他。而今天西装裤配白衬衫和马甲的打扮,也是最近攒钱去定制的,都是为了这次法国电影展映节上与其他几位导演的“偶遇”。
当阮翎在主持人的一再邀请下坐在沙发上,他双腿交叠拿着话筒,微笑着和德拉邦特用法语交谈,下头的学生里也隐隐有些沸腾。
毕竟阮翎西装裤下一双长腿,打扮的礼貌得体不过分,却又处处显露出优越的身材条件,还有偶尔微笑起来时,比前几年更成熟有魅力的侧脸。
就这颜值足以让人忘不掉。连台下记者的摄像机,都对着阮翎闪个不停。
傅鹭也参与了这次法国电影展映,他听说了阮翎的事情,却并没去见他,反而是找到了对国内电影做了颇多贡献的奥利维耶,奥利维耶之前也因为喜欢银熊奖提名的那部《永不沉默》所以一直对阮翎颇有兴趣,傅鹭甘愿做了这牵线搭桥的人。毕竟他也知道,奥利维耶与让·雅克都有搞中法合拍电影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