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麻烦不麻烦。”杜二夫人刚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管家服饰的人急急地跑来,一见到杜二夫人就打下千儿道:“二夫人,方才老爷身边的双喜传来了消息,说是那堤坝又缺了一个口子,现在那水都漫过了前面的葫芦桥了。”
葫芦桥,是哪里?临清第一次痛恨起了这个古代女子不能随意出门的规矩,她连个方位也不知道。她的目光下意识地看向了杜二夫人。杜二夫人的眉头紧锁着,说道:“这件事,千万不能告诉大嫂。若是谁在她的面前走漏了一点儿风声,我拿你们是问”说着就进了屋里。
临清的心整个儿掉到了谷底。若是不严重,怎么能不告诉杜夫人呢?
“葫芦桥在西面,是建在一条小河之上的。这江州,之前也就是十多年前听说有一年的连续大雨,漫过了那桥。”杜纤似乎知道临清的心里所想,似是自言自语般说着。
临清强撑着回过头去望着杜纤,张了张口,却什么也没问。
杜纤却看上了她的眼睛,轻声道:“十多年前那一场水患,直淹了半座城。雨停了以后,那水三天三夜才退下去。听说很多的人家,房子也都垮了,没粮没衣。那个冬天,饿死了好多人。”
临清只觉得自己的身子晃了好几下,眼前漫过了一层水雾。身边的香非连忙扶住了她,搀着她坐了下来。
厅里的人来来回回,却似乎都与她无关了。带来的药材和礼品还在她的手边,她却根本没有想起。只是在心底她一直默念着那个名字:仲暄。似乎多念一遍心里就会要轻松一点,念到最后,她也说服不了自己了。
杜家的午饭很丰盛,杜纤和临清却都没什么胃口。别的人也没有来相陪,想也是忙着。临清的筷子拨弄着眼前碗里的粳米饭,只觉得难以下咽,嗓子里干干的,还有什么哽住的感觉。
“三小姐,雨停了,说是那河里的水倒是没有再涨了。他们正在安排人修着堤坝呢”一个丫鬟急急地进来对着杜纤说道。
临清听了这个消息,只觉得不敢相信。来到杜家后,她听到的全是不能传与杜夫人说的,也可想而知有多严重了。如今来了一个好消息,她都觉得不真实了。
杜纤似是没有听到临清的表情,轻声地道:“那,父亲他们有没有什么事呢?”
“说是没有,一个年轻的大人回来说的,说是来帮大人取些衣物,还要赶过去。现在那大人还在厅上呢。听口音那大人不是我们江州的人。”丫鬟的话点燃了临清的希望。
杜纤见临清投过来的目光,知道她心里所急,也顾不上吃饭了,领了临清就往厅上走去。临清满怀欣喜地看向了厅里立着的身影,却在见到那人的背影之时,犹如兜头被浇了一盆冷水: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