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送妆的,还有赵显亲自送嫁送妆,这样的体面,哪里找去!
临出门,她亲娘亲哥哭成了泪人,她只是略红了红眼眶子,道:“女儿又不是不回来了,哭啥?!我第二天就回来,以后常回来……”
一时又哭又笑的,好不容易上了轿子,赵显先去第一个抬了抬,等抬了起来,这才换了人手。然后吹吹打打的送去了翠兰夫家。
拜堂成亲,等礼毕吃了酒,赵显和王安平,季大牛这才都回家。也没去旁处,而是直接去了赵家。
赵显拉着王安平,季大牛要一道吃个酒。两人当然没拒绝。
一年到头的,大家都忙,也就年节里轻松一点,逮着机会,自然会不吝相聚。
这正月里的日子也就一滑过去了,就在走亲访友,吃吃喝喝过度过。
正月十四的时候,县太爷就亲自出来说了,十四到十六不宵禁,开元宵灯会,自家制了灯的,都可以挂出来,或是拎出来玩乐。
王安平和季大牛一下子就忙起来了。
为了防火,就得进行类似消防的筛查!
古代防火也就是每隔一街一巷子就得看户数准备多少的水缸,这些水缸常年都是要备水的,下雨的时候就把盖子打开接水,接完水后就把盖子给接上。一般衙门也不会特意的管,都是由街巷子里的里正安排各家百姓管理的,多数时候用不上它,但古城管理,它就得一直在。哪怕用不上它,它里面的水也得定时的积水的。积完了,以防小孩子乱爬进去溺水,还得压上大石头。
这种都是古代消防的机制,一旦失火,就能用它灭火。
战时,倘若封了城门,城中少水的话,靠着它也能支撑一段时间,所以它都是战略储备的一种。
城镇上都得有,不然真失火出了大案,那就是官员失职了。
所以王安平和大牛等衙门里的一众人亲自沿着街巷子查看水缺里的储水,还另外在市集处准备了木桶水。毕竟是灯会,真的是马虎不得的!
“姑奶奶,这三天都是灯会呢,咱出去逛逛呗……”陶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