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念奴娇迫害的少女,倘若本官早些察觉,也不会叫她们受此等苦楚了。”过了半晌,李城南才哑着嗓子开口。
这李县令的道德自我约束感真的好强。
“李大人宅心仁厚,小生佩服。”黎望已经有些站不住了,早知道刚才就该头也不抬地进门,现在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叫人头疼。
仁心仁厚啊,这四个字李城南听得可太多了,他读书时,老师和同窗会这般评价他,等他进士及第、入朝为官,夫人和上峰亦是如此评价他,现下这位黎公子,也提起了这四个字,李城南却觉得这四个字,更像是嘲讽一般。
宅心仁厚,必是百姓之福,以前他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可是现在,他已经不知道该去相信什么了。
李城南已经心生颓志,他想等夫人醒来后,就将案情如实禀告包大人,然后辞官带夫人回家乡去。
他或许,真的不适合做官。
可是他数十年寒窗苦读,心中到底不甘,夫人恐怕也是知道他不够坚定,才会选择自缢成全他的官途。
“你说,宅心仁厚,到底好不好”
这是什么废话问题黎望忍不住扶额,像是李城南这般性格的官员,若在他爹手底下讨生活,恐怕第一天就会被老头子训到哭出来。
“李大人,何出此言宅心仁厚,自然是好的,否则为何会被人推崇呢”黎望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却又道,“大人想问的,是不是为官者宅心仁厚好不好”
一语中的,李城南只觉得自己对上这双眼睛,像是无所遁形一般。
但他,还是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为官者,亦是人,宅心仁厚,为何不可”黎望干脆破罐破摔开口,“但公是公,私是私,如果为官者带入太多的个人情绪,就会干扰办案的公平,大人你觉得呢”
世人都称颂包公为官铁面无私,公正公允,便是因其只尊律法、不谈人情,万事以证据为先。
可是抛开公事公办,包公私底下也是个能开玩笑之人,遇上可怜事,也会向人伸出援手,你敢说包公不宅心仁厚吗
李城南一愣,然后忽然感叹道“公子若是为官,必然是个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