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番话,也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事件的漩涡,便是那有些没有存在感,却让大宋差一点恢复生机的宋哲宗。
“先皇天资聪慧,五岁便陪同父皇打理朝政,时值宋国变法,先皇亲眼目睹其中艰辛,六七岁的年岁,举止就非常端庄,连好些老臣都啧啧称奇,九岁之时,被推上帝位,却是一场意外。朝中拥护新法的大臣们,希望大宋帝国能有一个年长的皇帝,继续扛起变法大业,最热门的就是他两个成年的哥哥,可是早就处心积虑反对变法的太皇太后高氏,这下趁机兴风作浪,硬将九岁的先皇立上皇位,这也促成了他九岁即位的美誉!”
身在朝中,书敬天知道很多旁人不知道的秘史。
“趁着先皇年幼,无法独立处置朝政,高太皇太后和重臣司马光,二人借机反对新法,富国强兵的新法,被巧立名目全部废除,主持变法大业的名臣蔡确,更被旧党们罗织罪名,流放中忧愤而死,官僚贵族们在改革中被拿走的特权,这下加倍收了回来,甚至边关上,大宋将士八年来浴血收复的西北国土,也被这些人大手一挥,全数割让给了死敌西夏。”
说到这里,书敬天眸子血红,那些岁月对于宋国,堪称最悲痛的时期。
眼睁睁看着富强起来的国度,因为那些人的一己私欲,竟然被毁了。
“国家大事完全由祖母把持做主,先皇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一生的事业理想,被这些人似砸墙一样砸的粉碎,而他却无能为力,但也就在那时,他私下招揽群雄,我等十二人便是那时被秘密请入宫中,都是热血的汉子,在听完先皇所言,我们自愧不如一个十二岁的孩童,于是立誓,誓死效忠。”
“这样的煎熬,一直到高太后的过世,忍耐了八年的先皇,终于大权独揽,一直在祖母面前做乖孙子的他,彻底爆发了,八年了,先皇从没忘记父亲的呕心沥血和强国理想,默默的忍耐,默默的攒劲,等待的就是这一天除旧布新,再造一个强大的大宋。”
说道这里,书敬天的眸子雪亮,那段时间,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候。
也是大宋最富强的时候。
蛰伏八年,先帝背地里却早就在谋划着这一天。
只是不知,在其背后,一股力量已经跃跃欲试了。
==看完顺手点个推荐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