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声凄婉,舒缓优美,就像一个少女带着丝丝的哀怨的诉说请求,一对相爱的情侣,却迫于世俗的压力分开,为了追求幸福,双双殒命。
大厅的角落中,有人在无声的听着,泪流满面。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人群中,有个四十岁左右,妆容精致的贵妇眼眶泛红,叹息着感叹。
苏锐指尖毫无停留,一首首传世的名曲,尽数响彻的大厅之内。
曲调高亢,转折凄婉低沉……这是《水边的阿迪丽娜》。
朦胧轻盈,如歌如幻……这是《少女的祈祷》。
温馨纯粹……这是《梦中的婚礼。
《命运交响曲》。
《天鹅湖》。
《命运交响曲》……
大厅内的人们再次无法保持镇定,他们渐渐的向前靠拢,围在苏锐的身边,听他弹出一首首的曲目,脸上写满了震惊和无法置信。
一曲如何,大家是有耳朵的,世界上天才颇多,但从古至今,也绝对不会有像今天这样的情况。
听过弹钢琴的,但没听过这么弹的。
演奏,绝对不是把手指按在曲谱对等的那个键上便可以,想要完成一首曲子的完美演奏,需要演奏者把全身心都投入进去,连带着情绪都要深入表达出来,而曲目之间的转折更是需要时间来分割,否则,将上一曲的情绪带入到下一曲中,便会显得曲调怪异。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音乐会,在奏完一曲之后,演奏者需要休息几分钟来调整情绪。
就算是世界顶级的钢琴大师,也做不到无缝链接,转折自如。
而苏锐演奏的这些曲目,大多都不是一种风格,有浪漫、有肃穆、有激进、有凄婉,但相互变更时,人们却丝毫听不出有任何的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