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诗云拢了拢袖口的狐毛,“初六要去紫阳观,四妹紧张吗?”
陆玉簪睫毛颤了又颤。名为上香,实为相看,男子是侯府二房嫡次子,在大理寺当差,人品端方,就是娶过妻,原配难产而亡,留下一女,周岁多点。
据嫡母的话说,是周公子主动要求娶她。
伯府公子,还有实差,年轻有为,哪怕娶过妻,对她这个外室女而言,也是实实在在的高攀了。
“其实没什么好紧张的,四妹花容月貌,谁人见了不喜。”
这话有些轻佻,陆玉簪似乎没听出来一般,只低了头,“三姐莫要取笑我了。”
陆诗云笑笑,“好好好,知道你脸皮薄。”
陆玉簪道,“我们离开好一会儿,快些回去吧。”
陆诗云便加快了步伐。
陆玉簪略略松了一口气,抬眼间看见了立在藏书楼窗口的李恪,两人目光在空中相撞,一触即散。
陆诗云心里一动,回头看向藏书楼。
李恪背靠在墙上,慢慢地摸出了藏在袖子里的锦帕,月牙色的帕子,绣了几朵雅致的玉簪花,花色如玉,碧叶莹润。
这方手帕是她给的,那一天是姨娘百日,他在净莲庵为姨娘做道场。
短短百日,却漫长如一生,他的人生天崩地裂。
姨娘无端端暴毙,祖母和父王态度古怪,他怎么可能不生疑,查啊查,查到了姨娘死的蹊跷,他去问父王。万不想会得到那样不堪的真相,姨娘红杏出墙,还气得祖母中风失明。
连日来的反常终于有了解释,怪不得他们兄妹四个遭到厌弃,只怕祖母和父王一见到他们几个,就想起姨娘给他们带来的奇耻大辱。
下人最是会看碟下筷,之前,他是府内最受宠的庶长子,人人都巴结他们兄弟三个,见他们日渐失宠,便没了往日殷勤。
就连在净莲庵反省的妹妹都不能避免,之前祖母定时派人送东西过来,庵堂里的人自然不会慢待她。后来祖母的人再也不来了,那些人的态度也就变了。在这里
百日那样的大日子,祖母和父王未曾表态,不知内情的弟弟妹妹哭得肝肠寸断,替母亲委屈,为自己彷徨。
可他不能哭,长兄如父,他是弟弟妹妹唯一的依靠,他只能躲起来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