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百姓们紧绷的那根琴弦还是断掉了。
第一个百姓试图抢夺斩杀向他们的刀,可惜失败了。
但是没关系。还有第二个百姓,第三个百姓。他们和训练有素的羽林卫、县兵们夺刀。
早死晚死都得死,为什么不去拼一把呢?
百姓们抱着这一股狠劲,终于从县兵的手中抢下了第一把刀,反杀了第一个人。
县兵的刀刺透了县兵的喉咙,血不停地流啊流。
这是鼓舞着百姓反抗的鼓声,越来越多的百姓或是成功夺取兵刃反杀,或是趁机从地上捡起了一把不知主人是谁的刀开始乱砍。
他们哪怕命如草芥,也想要活着啊!
杀出去,杀回家!
原本泾渭分明的双方,因为暴动的豫章百姓搅和在了一起。
三方开始了混战。一方是羽林卫,一方是县兵,而新增的一方则是豫章百姓。
三方的诉求都很明确。
羽林卫的目的就是守住驿站,斩杀来犯之敌。县兵的目标就是斩杀羽林卫,冲进驿站,活捉“贼寇”。豫章百姓想要的就是求存,求活。
其中羽林卫哪怕体力有所下滑也是这三方中战斗力最高的。而县尉次之,豫章百姓在最后,
豫章百姓曾试图杀掉羽林卫,然后逃之夭夭,但是后来他们发现,杀掉羽林卫然后逃之夭夭的难度有些大,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转换了目标,转而开始袭击训练时总是摸鱼偷懒的县兵们。
百姓们的目标始终很明确,那就是活下去。
战况变幻莫测。曾经让羽林卫束手束脚,让县尉严解拍手叫好的豫章百姓已经成了羽林卫某种程度上的占有和让县尉严解头疼的存在。
柿子挑软的捏,这是一条生活常识。
羽林卫太硬,百姓们就只好提着抢来的刀去捏软柿子——县兵。
最终造成的局面就是羽林卫和豫章百姓二打一,县兵们败退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