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事实,凭着定国公的关系,一个殿前指挥使对别人是难如登天,对他家来讲,不过一句话的事儿。
这就是权利的好处,多少人挖空心思往上爬,为的就是更轻松的得到自己想要的。
唐乐乐一拍桌子,道:“不行,文渲就是不想靠家里,不愿意给国公爷低头,就想靠自己,不给他老子服软,不被他牵着鼻子走,才想到这条路的。
既然武状元不公平,咱就让他公平不就是了嘛?反正还有半年时间,足够咱们筹划了!”
以此同时,皇宫内院,延寿帝的案头上摆着一张宣纸,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少年赋》,居然都引起了皇帝的重视,这是唐乐乐想都想不到的。
延寿帝也是熟读诗书,读过之后赞不绝口:“这篇赋写的极好呀,朕读了都想为国效力,能写出这样文章的,肯定是忧国忧民的大才,理应被朝廷重用,让他一展才华!”
贴身宦官林福贵,人称贵公公,脸色有些古怪,上前回话:“陛下,咱家废了好大劲儿,终于找出做这首赋的人,怕是难以为陛下所用呢!”
延寿帝奇怪了:“莫不是此人不喜富贵,是淡泊名利的隐士高人?能写出这样忧国忧民的文章,不该清高桀骜的呀!”
贵公公道:“都不是,是个小丫鬟写的,文世子身边的管事姑姑,有几分鬼才,其貌不扬,很受文世子重用,她说也是听人念的,线索到这儿就断了!”
“这样啊,”延寿帝有些遗憾,“泽兰那个孩子是个好的,一心想学着顾焕璋上阵杀敌,好好磨砺一番,说不定朕又能添一员虎将呢!”
贵公公:“定国公就这么一个嫡子,想必他舍不得让世子去冒险,少年人,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心高气傲,长大了就会改变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