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佳现在的心根本不在吴宣的心上,吴宣出乎她意料的只有两件事:还是章昺妾侍的时候能够与章嶟暗通款曲,不声不响偷梁换柱。这两件事无不提醒她,不能小瞧任何人。只是这玩儿谁能想到?!
公孙佳只能将这两条往心中的小本本上记下,然后与赵司翰等人碰个面,互相达成些默契,再率众赶赴雍邑。
赵司翰心中不无歉疚,态度极是温和,也没提公孙佳举荐苏铭做侍郎的事儿,只提醒公孙佳:“既然做了,就做到底。偌大国家,麻烦是永远解决不完的。早日凯旋,才好回京师早做打算。你离开京师已经太久了,手上还有重兵,不是长久之计。今上登基未久还须倚仗你,时间久些,你与孩子必要留一个在京城的。慎之!慎之!”
公孙佳道:“赵父放心,我自有打算,不会让自己落到没有转身的境地的。”
赵司翰道:“你趁陛下急于出兵之时请立太子,是出于大义,他的心里未必没有想法。慎之!慎之!”
“这个,已经有点眉目了。”
赵司翰舒展了笑颜,道:“你果然是个让人放心的人。”
公孙佳道:“那请叔父也让我放心放心吧——总与陛下硬顶着也不是个事儿。霍叔父已被赐金还乡,请您为了天下也委婉些。陛下,还是很好说话的。”
赵司翰差点没说出一句“你是说他很好哄骗吧?”面上还装成接受的样子,沉着地说:“我都明白的。”
公孙佳再与外婆等人告别,大长公主此时已比当年胡老太妃还要苍老,却知公孙佳这一仗是非走不可的,千叮万嘱:“他有心要这个帝王功业,你就成全他,也是成全你自己!这一仗不管花多大的价钱,你给打下来,打完了就没牵挂了,你也能好好儿地回来过活了。”
公孙佳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大长公主这才放下心来。
公孙佳再与钟源等人话别,她与钟源早商议了无数次的配合,钟源也知道她的决心,只是感慨:“终究还是要落到你的身上!也罢,姑父未竟的事业由你这个女儿来完成,比我这个弟子更合适。”
公孙佳道:“这是什么话?是咱们一起,没有你在京城盯着,我也不敢走呀。别跟他吵,他现在正在兴头上呢。过两年知道事儿不好办,他就该收敛了。”
钟源道:“好。”
公孙佳临行前又见了些亲友,往宫里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辞行。太皇太后眼里很是忧虑:“这一仗打完,你该回来了吧?我看着这些人,不行!这干的是什么事儿?以后孩子长大了,肯定会有人告诉孩子的,岂不要搅得皇室不得安宁?”她老人家还记着章嶟帮吴宣弄孩子这事儿,这事儿弄出来必有后患,她都觉得对不起章家的祖宗。
公孙佳道:“您先别发作,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她得先把孩子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