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乡勇的招募也要尽快完成,争取在半个月以内招募全部的八百四十名乡勇,这件事也劳烦曹兄了。”
曹文耀行事作风也干脆利索,从来不拖拖踏踏,拿上朱舜给的批文就推着轮椅出去了。
宋应升站起来拱了拱手,走出了会首公舍,走进了两旁的经济署公舍,清点各个蒸汽工厂捐纳的筹银。
筹银也不多,经过三人的商议,暂定为一年收益的百抽一。
百分之一确实不多,但是架不住蒸汽工厂的体量大,单是宋家的蒸汽面粉厂一年就能送来二万两白银。
永定河岸边又有五十多家各种蒸汽工厂水力工厂,算上各地的梳棉厂,一年少说也有个七八万两白银。
供养上千名团练乡勇暂时足够了,不过如果真的有了战事,这个银子就远远不够了。
火箭营的一波齐射就能烧掉一千两左右的银子,加上各种火枪铅弹的消耗,一场战事下来,少说也得上万两白银。
朱舜现在能做的就是加快蒸汽时代的进程,最好先把金融体系搭建起来,这样就能用一两银子杠杆十两甚至一百两银子使用了。
曹文耀回到已经重建的家里,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了亲随,让他尽快把书信交给大老爷曹文诏。
接下来就是处理乡勇的招募了,这件事对于曹文耀来说也是熟门熟路,让家丁搬来一车的现银,拉着一车白灿灿的雪花银,招摇过市的去了乡野。
秋收过后,老百姓忙着打谷米,打好谷米输租给官僚乡绅。
然后趁着难得的农闲时月,勤着做些别的生计,贴补家用。
顺天府的老百姓不用这么麻烦,直接把高产二十石的土豆卖给宋家,用银子代替粮租,拉上自家留着吃的土豆,去蒸汽磨坊碾磨成面粉。
顺天府各县的蒸汽磨坊每到秋收过后,也就成了最繁茂的地方,聚集了大量前去碾磨的乡野百姓,逐渐形成了临时的市集。
曹文耀拉着一车银子来到良乡县的蒸汽磨坊,远远就看见这里人头攒动,到处堆满了乡野百姓。
“刚出锅的炸秦桧呦,一文钱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