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没有动,秦戮便也站着没动,顾砚书见状,自然也没有说话。
趁着这个时间,顾砚书倒是没有忘记悄悄打量了一番那个坐在书桌前,穿着龙袍,掌控着天齐国最大的权柄的人。
与此同时,顾砚书的脑海中也闪过了一些关于皇帝的资料:
当今名讳秦渊,是先皇的第八子。
与先皇的其他皇子比起来,秦渊的才能其实并不算显眼——
文不及二皇子,武不及三皇子,策论不及六皇子,就连处事才能也不及大皇子。
而当今的太后,也就是秦渊的生母,当时在后宫中也是地位平平,所以还是皇子的秦渊,其实并不受先皇宠爱。
在秦渊成年的时候,皇上甚至只给他指了一个三品官员的嫡女为正妻,可谓是一点也没将其放在心上。
按理来说,这皇位怎么也轮不到秦渊这样,既没有惊世才华,母妃和自身又不受宠,又没有强大的妻族作为支撑的皇子身上。
但皇位这种东西,有些时候不仅要看能力讲道理,还要论运气。
秦渊,显然是那个运气极佳的幸运儿。
先皇虽然早早便已经立了大皇子为储君,但除了大皇子之外,当时的二皇子以及三皇子还有六皇子,各个都是惊艳绝伦、胸有沟壑的人物。
对于皇上立了一个样样都不如自己的人为储君,几位极具才华的皇子心中都是不服气的。
心中不服,行动上当然也就会有所表示。
皇子之间的行动上的表示,逃不离便是夺嫡的那点事。
饶是现在,天齐京中也有不少百姓在提到当初几位皇子的夺嫡时的斗争,也会谈之色变。
当时的燕京城,气氛可以说是压抑到了极致,寻常人走在街上甚至不敢高声语,唯恐会因此丢了性命。
三不五时,便会有新贵崛起,同时也有百年世家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