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村子外面已经很热闹,很多小孩都扛着香瓜既兴奋,又小心翼翼的走着,当他们走过十二生肖的桥,来到马路边上,很多孩子都会找个地方把竹竿插好,然后才放心的去玩耍。
只见马路边上插着一排闪闪发光的香瓜,看着倒也挺壮观的。
而马路的两边,则有不少人都在插香,陆望晴等人也都跟着凑热闹,大家说说笑笑的,都觉得这个节日挺好玩。
插好后依然要在每柱香的边上烧上纸钱,秋子溪告诉陆望晴说道:
“这是烧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们,以免他们去和家里的祖宗们争抢,或者骚扰阳间的人,就叫烧过路香。”
插完手中的香后,陆望晴站起身来,放眼望去,只见两排长长的过路香随着蜿蜒的马路边一直延伸,远远看去,就像一条闪光的火龙似的,很是赏心悦目,加上小孩子们的玩闹声和年轻人的谈笑声,让这本该有几分阴森的“鬼节”,却找不到一丝阴森的感觉。
路上的人,几乎都往苗王庙的方向走去,陆望晴这一群人也跟着往前走,当他们来到苗王庙门前的广场上时,这里已经聚集着不少同村的男女老少了,大多数都穿着民族的服装,脸上都满怀着激动和期待的表情。
广场上,人们围成一圈一圈的圆圈,层层的站着,当中留有一片十几平米的空地,中间已经备好了一张小方桌,上面摆好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道具,桌子边上还立着放有一个簸箕。
众人都在议论纷纷,相互交谈着。
秋子瑶对陆望晴和韩江雪介绍道:
“马上就要放七姑娘了。”
大家都好奇的靠近了围观着,在秋子龙的介绍下,陆望晴和韩江雪等人才明白。
原来,放“七姑娘”的人,一般都是“得道”的师傅,不是哪个人都可以随便放的。
云溪村主持这个仪式的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大家都叫她“秋三娘”。
秋三娘是一个守寡多年的老寡妇,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但精神状态还是很好的,看起来只有五十多岁的样子。
她也是从村里的前辈那里学来的这个仪式主持。
只见她虔诚的点好了三柱香和一支红烛,插到小方桌上装满大米的升子里。
插好香烛后,秋三娘吩咐同村的妇女,将村里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扶好坐到一个凳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