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必备程序。
哭灵哭灵,都是儿女哭。
说法是外人的哭声传达不到下面,亡者会听不着,雇来的哭活人,都要认亲。
院里除了吹弹的丧曲没人言语,每个人都好奇的盯着我,我分析是因为我年纪,做哭活的一般都是中年妇女,或是成年男子,个别哭灵人还会用红色的油彩给眼睛周围涂抹,画的跟唱戏似的,不是为了打扮臭美,而是要在落泪后冲下红油彩,好像是哭出血了,以示诚心。
很少有年轻小姑娘做这行,一来是小姑娘脸小儿,放不开面儿,二来则是白活么,都觉得晦气。
寻常人要不是沾亲带故的都不愿意往前凑,谁愿意让自家儿女做这个为生?
但民间三百六十行,哪行都得有人做啊!
我十二岁那年能活下来,晦气俩字在我这儿就不算啥了!
影响时运?
我得先有那运呐!
至于面子。
我那心理素质——
“妈妈呀!!!”
对着遗像上的张老太太一跪,我一声喊出,“我的妈妈啊!!金炉一尊宝香燃,花幡萦绕换纸钱,妈妈一去命归阴,来到土地泪纷纷呀~我的妈妈啊!”
游十殿我看过很多版本。
专业点的会有道士先念一段咒文,还有的是戏曲。
我挑的是能记住的,并且朗朗上口可以顺着丧曲下来的哭唱。
太专业的我怕拿捏不好尺度。
戏曲我更完全不会!